第2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草民愿意。”
  “带他下去画押。”
  “是。”一旁的捕头过来将人提了下去。
  这时,刘泉面向陆小凤拱手道:“大人,不知下官如此判可否失误之处?”
  “办得好极了,干净利落。这分进合击,各个击破的技巧用得不错。”
  “多谢大人夸奖。”
  “不是本官夸你,而是事实如此。”
  “多谢大人谬赞。”
  “只要寻对方法,所收到的效果,远远超过动用大刑。用事实让罪犯无所遁形,在大量的证据面前让你们伏首认罪,远比刑讯所得到的效果要更好,让他们知道,天理昭彰,行恶必果报自身,这样更能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
  “下官受教了。”
  “大人,想必接下来就不需要大人再多做什么了。”公孙策如是道。
  陆小凤一笑,“不,我倒想留下来看刘大人结案。不过,公孙先生可以先行一步去追包大人,我反正没事,不妨多留几天。”
  “这样也好。”
  第二天,刘泉开堂审理顺安堂以活人试药一案,许多百姓前来听审。
  陆小凤也同百姓一样站在公堂之外听了一出堂审,心里替那刘泉暗喝了声彩。
  这刘泉,刚开始只知治民要用严,却不知乱世才会重典的道理。平常时候,审案问情那是要讲办案手法和技巧的。
  但是,当他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之后,他就会变成一个论述清晰,断案明快的好官。
  案子审清问明之后,刘泉到后堂对着陆小凤诚挚道谢,面带愧色,“若不是包大人和大人明察秋毫,下官险些误判无辜,纵放真凶,下官实在惭愧。”
  陆小凤微笑地看着他,“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日后刘大人以此为鉴,不再仰赖刑求,将是朝廷之幸,百姓之福。”
  “下人谨记大人教诲。”
  “此案虽已了结,但还有许多善后之事要办,这就要刘大人自己费心了。”
  “包大人要离开博州了?”
  “此间事了,我多留无益。”
  “下官原本还想向大人多学些审案之法。”
  “只要你够留心,够谨慎,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遇事不偏听偏信,多思多想,以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推测,在实践中你会得到我无法教给你的东西。”
  “多谢大人。”
  “至于你州衙的那位仵作,”陆小凤略顿了顿,“我身边有本手札,可以借他看看,不过,我离开之行,需要带走的。”
  “下官替仵作谢谢大人。”
  “我会多留几天,让他有时间能抄完。”
  “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