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谁也不可能想到董长阳之前几乎都在跟着一个古代的大师学画画。
  对一般人来说十分老旧的画法,在董长阳看来完全是正常的。
  董长阳还觉得自己改进了不少呢,因为之前陈大哥找来的那个先生的画法更加古老,有时候还用一些奇奇怪怪听都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来调墨,听得董长阳一头雾水只能放弃。
  正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的争吵声也引来了其他评委们的注意。
  “你们在吵什么呢?”
  来人的一句问话打断了他们的争吵。
  评委们看见这个人,也纷纷停了下来。
  “陈老,我们在讨论这个学生的画作又没有可能是代笔的?”
  “哦?”来人正是陈海,听见几个评委们这么说,不由来了兴趣,“我看看,是什么样的作品让你们这么争吵?”
  “陈老,您看看。”
  评委们将董长阳的作品递了过来。
  陈海也细细观察起这一副叫评委们争论不休的画作来。
  哦,是个旧派作品。
  关于旧派画的特点,古代已经有不少资料上已经写明了。
  比如《论画六法》里之中就有提到,这国画六法讲究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
  说白了,古代的画和西方的画不同,常常会放弃对画画对象的形貌相似而推崇对象的风骨气韵,在形似之外要去追求神似。因此,气韵两字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幅画也是一样。
  它的重点放在了母女两人的气韵上,五官唯有眼睛才重点勾勒,其它部分却只是轻轻带过。甚至,这对母女身上的衣服都比她们本身五官费的笔墨更多。总体来看,却能在留白之中察觉到这对母女此刻的心境。
  她们飘扬的衣服,她们被风吹散的头发,都构成了她们此刻的快乐,由此来体现“娱乐”这个主题。
  而整幅画也恰到好处的留了不少的空白,给人不小的遐想。
  总的来说,这是一幅用基本功撑起了构思的画。
  就这个基本功的水准而言,已经超过不少专业人士了。
  “董长阳?”陈海眼睛挪到最后,看见下面的落款,愣了一下。
  怪不得看画的时候一直有种熟悉的感觉,原来是见过的人。
  “陈老认识?”一个评委好奇的问道。
  “认识。”陈海笑了起来,“放心吧,这个女孩子我见过,这画是她自己画的,她很有天分,也是周扬最看好的学生。”
  别人打包票他们未必敢信,但是陈海打了包票他们就一定是信的。
  要是这个女孩厉害到让陈海都做伪证,他们又算得了什么呢?
  “陈老这么说我们就放心了。”
  “太好了,这一下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