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客栈里没有多余的食材,按照伙计的指点,天不亮,墨紫就到集市上转悠。
  集市上有大量新鲜的蔬果,墨紫很欣喜,当即掏出铜板来买。
  “不要铜板。”
  买菜的大娘操着一口乡间土话,她放慢语速,墨紫听明白后一愣,不要铜板,难道要银子?
  “用鸡蛋换,两个鸡蛋,换一大捆。”
  大娘很执拗,推拒墨紫手上的铜板,继续吆喝,墨紫云里雾里,连续走了几家,发现这里的集市上不需要银钱,基本是以物易物的模式。
  百姓们各自有需要的东西,换好后离开,墨紫转了一圈,无功而返。
  鸡蛋,肉都是紧俏的物品,有一个卖猪肉的老伯儿子要出趟远门,他需要银钱,墨紫买下猪肉,又用猪肉换了烧饼,鸡蛋,米面等一些列的食材。
  用最原始的办法来交换,并不一定是等价的,可见下丘县是多么落后。
  莫颜对下丘的风土人情更感兴趣,早膳后,就迫不及待地想出去转转。
  小伙计休沐一天,正准备回家,墨紫看到他,塞给他一条子肉,她以为这里的人似乎并不太需要银钱。
  “也是需要的,只是没那么强烈,您初次来下丘,可能不了解,咱们祖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民间有自己的易货方式,但是大户人家并不习惯,他们都会在城中的店铺采买,用银钱交易。
  “在下丘买下人不需要银子,几袋大米能换一个。”
  伙计着急回家,墨紫也不好为难,简单打听下,听得她啧啧称奇。
  百姓们还是维持最传统的耕作方式,不是他们不愿意用银钱买东西,而是用银钱不合算。
  莫颜到杂货铺子,绣庄,布庄走一圈儿后发现,这里的物价就是天价。
  一小袋子的盐,京都城北售价一百文,足够百姓们吃上几个月的,在下丘,竟然要五百文。
  普通百姓哪里有那么多的银钱?都靠着做工,和大户人家交换,得到盐的人还可二次以物易物。
  “掌柜的,粗布就要二十文一尺,你还不如去抢!”
  如此提高物价,让莫颜非常愤怒,就算是天子脚下,粗布也不过是几文一尺,到下丘就翻了几番。
  一般人家饭都吃不饱,谁出得起这个价钱?也难怪路上很多小娃都是光着身子,只穿一个小裤头。
  “这位客官,您怎么说话呢?”
  掌柜的也外来户,听后气得翘起胡子,“你当咱们有多少利润?”
  从外地进货到下丘,车马费,露宿费,还有中途的损耗,他要这个价格也是无奈,就算卖二十文一尺,也赚不了几个钱。
  在下丘,能买得起粗布的都不多,若不是赁了一年,他早就回老家,关门大吉了!
  掌柜非常委屈,为表示自己的清白,翻出账本,上面清晰地记录收入和支出。
  没人愿意到下丘来,每次请商队拉货,都要出高价,他想在下丘找几个壮汉帮忙,人家都不愿意。
  这里人很本分,背靠着大山,有九成的人自打记事开始就没离开过这个地方。
  “这匹粗布我要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