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勇赶着马车,哒哒哒地往皇城疾驰。
  虽然时辰尚早,路人已有行人走动。
  离皇宫越近,车马轿子越多。
  杜仲掀了车帘指给她看,“那是工部管侍郎的车驾,他家车轮涂着绿漆,很显眼;那顶青布帷四人轿坐的是大理寺张寺正,他不习惯坐车,每天要比别人早起来半个时辰。街旁喝豆汁那人,是光禄寺卿,他每天早上经过这里都要喝碗豆汁。”
  易楚好奇地问:“这么早就上朝,你以前也每天早起吗?”
  杜仲笑笑,“我们是轮值,轮到我当值就得早起……眼下是夏天,天亮得早,要是冬天,官员的车前或者轿子前就挂盏写了姓氏的气死风灯笼,大家都聚集在午门前,很有意思。”
  易楚慢慢地放松下来。
  到了神武门门口,等了约莫一炷香工夫,刘公公才慢腾腾地过来。
  杜仲握一下易楚的手,“别担心,我就在这里等你,”又褪下手指上的扳指塞给刘公公,“内人第一次进宫不懂规矩,公公多体谅。”
  易楚这才发现,平常极少戴饰物的杜仲手上戴了好几只戒子,腰间也系了三四个荷包。
  刘公公倨傲地点点头。
  当值的金吾卫士兵检查了腰牌,放两人进去。
  踏进宫门的瞬间,易楚下意识地回头,瞧见杜仲挺拔的身影和脸上清俊的笑容,不由笑了笑。
  大红的高墙,青砖铺成的甬道,放眼望过去没有尽头似的,一路走来,只听得到两人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安静又寂寥。
  不知走了多久,眼前突然出现一道小门,有小太监出来喊了句,“冯公公,刘公公将人带来了。”
  接着出来一个约莫二十岁的太监,笑着点点头,“杜太太,请跟我来。”
  这次不是走甬道,而是沿着抄手游廊走了差不多一刻多钟,到了一间花厅。
  冯公公笑道:“杜太太请稍候,我进去禀告一声。”
  易楚连忙答道:“有劳公公。”
  直到冯公公离开,易楚才恍然醒悟还没有打点他,也不知这冯公公是什么品阶,会不会觉得受了怠慢。
  易楚开始有些不安起来,又不敢随意走动,只能傻傻地站着。
  又过了会儿,有个十四五岁的宫女步履轻盈地走进来,笑眯眯地问:“是杜太太?请跟我来。”
  易楚点点头,掏出只荷包塞了过去。
  宫女不动声色地捏了捏,笑容更盛。
  出了花厅,又经过一道抄手游廊,宫女轻声道:“太后近几日精神不好,耳朵有点不好使,又不愿跟人说,您回话时,声音稍大点。”
  “这里是太后的住处?”易楚诧异地问。
  宫女笑着回答,“这是慈宁宫的偏殿,皇后娘娘跟其他几位贵人都在里面。”
  易楚连声道谢,“多谢姑姑指点,不知姑姑怎样称呼?”
  宫女“噗嗤”轻笑,“我算不得什么姑姑,杜太太叫我腊梅就行,”稍顿顿,压低声音,“是德公公拜托我照应太太的。”
  德公公又是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