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谋刺君主,形若叛国大罪,罪不容诛。
  夏景行与赵则通带人离开上京城的时候,前辽帝耶律璟已经葬入帝陵,结束了一代帝王波澜壮阔的一生。对于大齐来说,他只是个满怀野心的邻国君主,但对于草原上的牧民百姓来说,他终止了草原各部落百年厮杀混战,统一大辽,让辽国百姓尝到了安稳日子的滋味,对明天有了期盼。
  耶律德光离开延昌宫的最后一晚,耶律贤亲自前去见他。
  耶律德光披发跣足,随意坐在阴冷的殿内,再不是往日那个跋扈暴戾的丹东王。
  叔侄俩许久未见,若论武力,耶律贤并非耶律德光的对手,可是此刻他居高临下瞧着坐在那里的耶律德光,却忽然间对这个叔叔生不出一丝惧怕之意。甚至在他的目光直视之下,耶律德光竟然有了退缩之意。
  耶律贤的容貌,有七八分酷肖面目未曾受伤的耶律璟,耶律德光近来日里夜里,颠来倒去的回想兄弟俩从小到大的点滴之事,此刻迎着朦胧灯光走进来不发一言的耶律贤,竟让他有了几分恍惚。
  ——如果能够回到从前,该有多好?!
  “你今日前来,不知道是要送我毒酒还是匕首?”
  耶律贤不再去瞧他,目光掠过殿外宫灯,含着无限的悲凉之意,“我小的时候,一直很羡慕父汗与王叔兄弟情深,也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什么时候,对二弟都要似父汗对王叔一样爱护。”
  耶律德光抬头只能瞧见年轻男子挺拔的背影,他低沉悲伤的声音继续传了过来:“母后说,父汗一直不曾怪罪于你,临终之前,也有遗言,不必降罪于你。我不能违逆父汗的遗旨,因此决定派王叔去为父汗守陵,明日启程。”
  萧珙不同意耶律贤的作法,认为他此举是放虎归山。耶律德光一旦得到机会,必定卷土重来,谋朝篡位。但最后还是没有拗过耶律贤。
  耶律德光苍茫的神色终于有了一丝裂痕,心里提着的那口气到了这时候却倏忽散了,一颗心直直坠入幽深谷底。他被萧玉音关起来的时候,一直心存希望,总觉得耶律璟不可能死。他以前比这还重的伤都挺了过去。后来耶律贤从幽州回来了,当殿宣布他的罪行,他都不觉得自己有错,也不觉得兄长会死,只觉得这一切都是假的。
  终有一日,耶律璟会站在他面前,兄弟俩还会各抒己见。
  可是现在,大侄子却派了他前去守陵。听到遗言的时候,他内心才真正动容。
  只有耶律璟,才会留下这样的遗言。
  耶律贤长吐出一口气,仿佛想要努力将压在心头的那块巨石搬开,“我会听从父汗的旨意,继续与大齐做个友睦邻邦,会让王叔有生之年看到,父汗当初的决定有多么的正确!”
  这句话说完,他一刻也不再停,很快就离开了囚禁耶律德光的殿阁。
  第二日天色才亮,耶律德光被宫中护卫押上马车,前往帝陵。马车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还能听到震颤大地的鼓声,撞破宫墙传了来,激荡着他的鼓膜。他问起随车护卫,“那是什么?”
  “今日新汗王登基大典。”
  这一年的冬天,辽国新汗王即位不久,就派了皇弟耶律平出使长安。圣旨一出,上京城中不少官员权贵都在议论,说是汗王有感于先帝与丹东王之事,这才有意疏远了皇弟耶律平。
  延昌宫里,萧玉音强撑着打起精神替耶律平收拾行装,收拾到一半便开始落泪:“平儿,你就不能留在宫里陪陪母后,非要去大齐游学吗?”
  耶律璟身故之后,耶律平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他跪坐在萧玉音身边,将脑袋靠在她身边,闻着她身上熟悉的味道,心里柔软的好似能够随时滴下泪来。他揉揉鼻子,让那股酸涩之意消失之后,才道:“一直以来,儿子想去中原看看,以前只是单纯的想去游学,去看看那些盛产美丽诗篇的土地,可是现在我改了主意。”
  萧玉音惊喜之极:“你答应母后留下来了?”
  耶律平摇头:“母后,我现在要去看看中原的瓷器,中原的农耕技术,中原的纺织,中原民间的技艺,还想请一批匠人前来,教我们大辽匠人技艺。总之,我想去中原,寻找令我们大辽变大变强的方法。”
  萧玉音流着泪,替他收拾行囊。
  *******************************************
  大辽帝位易主,境内并未因此而产生动荡,对于燕云十六州来说,也算是一件好事。
  燕王等人最初很担心耶律璟之后,由耶律德光继位,到时候两国和平盟约恐怕不复存在。如今耶律贤即位,便再无此等忧虑,也算是消去心头一件隐患。
  幽州税赋交上去之后,户部尚书向圣人报喜,道是今年税赋比往年高出两倍有余,幽州知府也申明此乃互市所收,圣人连连赞好。
  燕王府今年送往宫中的年礼也十分特别,除了互市上买来的骏马二十匹,已送往御马监,还有互市搜罗来的大食的红宝蓝宝,以及高丽的参。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