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84节(4 / 4)
沈建东脑子本来就灵活,嘴巴又甜,有了经验,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来看电影的一般是年轻人搞对象,或者父母带着孩子,这些人往往是消费的主力,而且年轻男同志在女同志面前也往往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小气,两毛钱也不算多。同样,大部分父母都最舍得给孩子花钱,小孩吵着要买,很多父母都没法拒绝。
于是没过多久,建东的摊子就火爆了起来。
而且人还有个特性,喜欢凑热闹,越是排队的摊子愿意买的人越多,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摊子上的东西肯定好吃,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买?就像到了饭点去吃饭一样,两家店,一家高朋满座,一家冷冷清清,一个顾客都没有,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宁愿排队去人多的那家。
买的人越多,排队的人越多,排队的人多了起来,买的人也跟着增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沈建东一个人忙不过来,余思雅干脆将熊子也叫了过来帮忙。到了下午三点多,两百袋瓜子就快卖完了,尤其是两百克小袋装的。
余思雅又让熊子回去拿了三百袋两百克和一百袋五百克的瓜子过来,接着卖。
不远处的卷毛和老陈脸都青了。
周日因为放假,往往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顶得上平时好几天的销量。结果今天下午,生意全被沈建东那小子给抢走了。 ↑返回顶部↑
来看电影的一般是年轻人搞对象,或者父母带着孩子,这些人往往是消费的主力,而且年轻男同志在女同志面前也往往不好意思表现得太小气,两毛钱也不算多。同样,大部分父母都最舍得给孩子花钱,小孩吵着要买,很多父母都没法拒绝。
于是没过多久,建东的摊子就火爆了起来。
而且人还有个特性,喜欢凑热闹,越是排队的摊子愿意买的人越多,因为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摊子上的东西肯定好吃,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买?就像到了饭点去吃饭一样,两家店,一家高朋满座,一家冷冷清清,一个顾客都没有,这种情况,很多人都宁愿排队去人多的那家。
买的人越多,排队的人越多,排队的人多了起来,买的人也跟着增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沈建东一个人忙不过来,余思雅干脆将熊子也叫了过来帮忙。到了下午三点多,两百袋瓜子就快卖完了,尤其是两百克小袋装的。
余思雅又让熊子回去拿了三百袋两百克和一百袋五百克的瓜子过来,接着卖。
不远处的卷毛和老陈脸都青了。
周日因为放假,往往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天顶得上平时好几天的销量。结果今天下午,生意全被沈建东那小子给抢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