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至于长春、万春两宫的美人,暂时被选择性遗忘。
  天子没兴趣,两宫也不会提。
  帝后恩爱,实为好事。偏宠妃嫔,将皇后丢到一边,才会让两宫忧心。
  比起朱厚照,群臣的日子就比较难熬。
  大年三十不休,正月初一不歇,遇到边塞急报,哪怕正用膳,也必须筷子放下,急匆匆赶往衙门。
  因鞑靼叩边,整整一月,忙得脚不沾地。
  待边军取胜,鞑靼请求内附,天子也顺应群意,下旨盖印,变故又生。
  少年皇帝气不顺,直接撂挑子,罢朝。
  天子不上殿,却是连发敕令。
  京城文武一边至衙门点卯,一边还要加班加点,接待番邦朝贡队伍,处理四夷送来的贡品。
  这个关头,蓟州战报又至。
  别部额勒被万户仇杀,乞内附的鞑靼部落包藏祸心,意图里应外合,再破边塞。幸为边军识破,未能得逞。边军一战斩首八百,得牛羊兵器无算。
  战报送到,经手的通政使司官员,当即出了一身冷汗。
  递送兵部,尚书侍郎差点没打摆子。
  送到内阁,刘健李东阳谢迁对坐半日,各有思量,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怀疑有隐情,却不好盘根问底。全因随战报一同送来的,还有请功奏疏。蓟州文武,边镇将领,临近州府俱有官员列名。真要查,牵连绝对不小。
  查不出尚且好办。
  查出问题,阁老都要头疼。
  “这一个个,真不能省心!”
  刘健难得抱怨,李东阳捻须沉思,谢迁的立场最为坚定。
  谢丕在蓟州,请功奏疏为他所写,内容必须为真!
  沉默良久,不管是否有怀疑,战报奏疏都要递送御前。可惜的是,天子不上朝,隔着宫门,无法知晓对此事的反应。
  未料想,奏疏呈送隔日,朱厚照忽然痊愈。令中官至有司传口谕,升殿早朝。
  不等群臣品出滋味,少年天子当殿下旨,重赏有功之臣。
  “兵为邦捍,文为国章。”
  “奏疏所列之文武,俱碧血丹心,赤胆忠肝,定倾扶危,保国安民,实有大功。”
  坐在龙椅上,朱厚照俯视群臣,表情肃然。
  张永丘聚侍列一侧,刘瑾则在两人对面。依皇命,先后展开黄绢,宣读圣意。
  内容俱为封赏,然文武有别,京卫边军,府州县官衙,各自分列条陈,洋洋洒洒,竟有上千言。
  “赏蓟州有功官军指挥以下共十人,以斩获虏贼功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