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想来,懦弱无能、沉迷酒色,不好读书,反倒成了优点。只要不是演戏,自会让天子少些忌惮。
  这样的人,不会觊觎大位,也没那个本钱。
  相比之下,勤奋好学,礼贤下士,虚怀若谷,将封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放到当前,怎么看怎么可疑。
  想明之后,宁王府、晋王府和安化王府的属官,被明里暗里疏远。
  早晚要倒霉的人,还是远着点好。
  听闻消息,四夷馆中也是议论纷纷。
  番邦使臣都是又惊又怕,明面指天画地,发誓同此事无关。关起门外,一个赛一个萎靡,靠在椅子上长吁短叹。
  “到上国朝贡本是桩美差,旁人争都争不来,哪里想到……唉!”
  有番邦境内不平,国主屡遭行刺。
  无论成功与否,国内都将掀起一场腥风血雨,动荡好一段时间。
  “上国天子遇刺,实是骇人听闻。只望不会牵涉到四夷馆内,不然,我等都要受到牵连,被上国问罪。运气好尚能回国,运气不好,必会被下狱,再等不到回国之日!”
  “不致如此吧?”
  正使摇摇头。担心自家性命之外,更忧心国内。
  真是哪个番邦使臣不老实,心生歹意,只因同在四夷馆,就受到连累,当真是冤枉。
  “上国震怒,迁怒我等,恐将有兵祸。”
  正使之语,绝非危言耸听。
  日前,四夷馆内的使臣,都曾在华盖殿受宴,远远见过天子。
  这位年少的皇帝,同他的父亲完全不一样。在他身上,隐藏着可怕的独断与凶猛。待到释放那日,必如炽烈火焰,吞噬周遭一切。
  凡与之为敌,必遭火焚!
  正使几乎能够断言。
  朱厚照回宫后,太皇太后、吴太妃及张太后先后遣人来问,夏皇后更是从坤宁宫赶来,在乾清宫前请见。
  “谷伴伴,高伴伴,尔等往两宫回话,言朕平安无事。杨先生之事,不必多说。”
  假如知晓遇刺的是杨瓒,两宫非但不会放心,八成还会皱眉。
  身为臣子,竟连累天子遇险,当问其罪!
  朱厚照明白,不是两宫不明事理,而是人有亲疏,君臣有别。不说两宫,便是朝中文武,闻知真相,必会上疏弹劾。不明言失责,也会借机泼几盆污水。
  回宫之前,他特意叮嘱牟斌,尽量藏住真相。
  “传朕遇刺,便随他去,无需澄清。”
  杨瓒得知,很是感动。
  天子喜好挖坑不假,关键时刻,还是能靠得住。
  朱厚照下谕,谷大勇和高凤翔齐声应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