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计出之时,若其远遁,自不必追赶。如贪心中计,入我疆域行海盗之举,以致伤人毁船,官军予以擒拿,岂非理所应当?”
  杨瓒默默咽着口水,余下的话都吞回肚子里。
  猛人到底是猛人,当真是五体投地,不服不行。
  这厢,杨瓒同王主事谋划海图,那厢,谢十六终于抵不住顾同知的鞭子,招出供词。
  “二百艘船,分散藏在十余处,另有五艘运粮船,藏在倭人之地。”
  “许光头手下,多数投了我,愿受朝廷招安,正藏匿在岱山岛,等候消息。”
  “藏金千两,银五十万,珍宝珊瑚无算。
  “查明倭贼聚集处,本为投名状之用……”
  “岸上据点六处,江浙官员俱列名单之上,未有遗漏。”
  “江浙福建共三十六宗豪商,为海匪传递消息,销赃所得。”
  “有江南巨贾阻止船队,托庇海盗港口,往来运送货物,所得交出三成。”
  “每月首尾,岛上‘开小市’,月中‘开大市’。届时,往来走私商不计其数。”
  “倭人欲购火器。”
  “大食商船多香料宝石。”
  “佛郎机夷奢买丝绸瓷器,尤好精美之物。”
  “另有少许宗室,以妻族或长史家人参股海商,同海匪有所勾连。”
  谢十六说一句,校尉便记录一句。
  起初,语速较慢,话说得有些含糊。
  顾同知不耐烦,又是一鞭,速度当即加快,三个校尉一起动笔,都有些忙不过来。不得不寻来船上文吏,才勉强跟上速度。
  只不过,随纸页增多,文吏的脸色也越来越白。
  越到后来,供词的内容越是触目惊心。
  记下“安化王”三个字,额头冒出一层冷汗,手指抖得几乎握不住笔。
  知道这样的秘密,他还能活?
  足足两个时辰,堆起的供词有半人高。
  谢十六垂着头,锐意全消,与先前判若两人。
  见再问不出什么,顾卿令校尉收起额供词,转向文吏,“即日起,尔暂调赵校尉听用。”
  “是。”
  文吏连忙行礼,擦掉冷汗。虽前途未卜,至少不会立即被卸磨杀驴。
  顾卿走出舱室,正要去寻杨瓒,忽见有小舟自海上行来。
  靠近兵船,来人举起腰牌,高声道:“奉司礼监少丞刘瑾刘公公之名,请见钦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