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节(2 / 4)
这个关头,没人愿意横生枝节,再惹一重麻烦。
刘公公一边收钱,一边感叹,满怀壮志而来,却没遇上有价值的挑战,当真是寂寞。
杨瓒在江浙剿匪,风生水起。
远在倭国的明朝使团,终于开采出第一批矿石。
为隐藏消息,严嵩当真招募一群当地人,砍伐粗壮树木,掏空内部,全部装入银矿石,送上海船。
当地大名得到武器,立刻出兵,给宿敌迎头一击,取得大胜。
“万分感谢上使!”
逞过威风,拿下一块地盘,石见大名满面感激,恨不能抱住谢丕和严嵩的大腿,打死也不放开。
处理两批残次兵器,谢郎中登船归国。
严嵩立在岸边,目送官船走远,回身对上狗皮膏药似的倭人,只能仰头慨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为国为民,严给谏拼了。
谢状元出使,杨探花剿匪,动静都不小。但两者加起来,也没有顾榜眼闹出的事影响大。
顾晣臣在朝鲜活动两月,朝鲜国君竟被推翻!
见到朝鲜送回的官文,礼部官员揉了两遍眼睛,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联想起江南和倭国传回的消息,忽生出跟不上时代,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当回家种田的感慨。
第一百零四章 感激涕零
朝鲜册封世子,国君即位,皆需派遣使臣,奏请明朝皇帝敕封,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按照后世的话讲,不被官方承认。
李氏朝鲜向明朝称臣,年年纳贡。请封的世子国君,两个巴掌数不过来。国君废位之请,还是首次。
当然,官文上不会如此写明。
明摆着是大臣联合起来,逼国君退位,交出印玺,迎其弟入景福宫。体现在文字上,则变成“世子夭亡,国君哀恸成疾,以致身不能动,无法处理政事。知己不能为,国内一干事等,俱托于弟。”
奏请最后,几乎字字泣血。
“臣痼疾难愈,政事承托亲弟。请上国允臣之请,许臣退位,册臣弟为朝鲜国君。则国事不怠,百姓不忧,亲情不失。”
顾晣臣的密信,先奏请抵达神京。
礼部官员知晓内情,再看奏请内容,只能连连摇头。
印玺交出,人圈禁在内宫,国事一概由臣子处置,辞位奏疏都是他人代写。一国之君落到这个地步,作为旁观者,不晓得该可怜,还是觉得可笑。
奏请送到,自然不能压下。
通政司盖上官印,递送礼部。礼部看过,当日交送内阁。经三位相公审议,方送入乾清宫。其上附有内阁意见,三个字:暂不许。
“国君之尊,非同小可,岂是说废就废。”
驱动者是顾晣臣,动手的却是朝鲜大臣。据言先王妃嫔也起到不小作用。 ↑返回顶部↑
刘公公一边收钱,一边感叹,满怀壮志而来,却没遇上有价值的挑战,当真是寂寞。
杨瓒在江浙剿匪,风生水起。
远在倭国的明朝使团,终于开采出第一批矿石。
为隐藏消息,严嵩当真招募一群当地人,砍伐粗壮树木,掏空内部,全部装入银矿石,送上海船。
当地大名得到武器,立刻出兵,给宿敌迎头一击,取得大胜。
“万分感谢上使!”
逞过威风,拿下一块地盘,石见大名满面感激,恨不能抱住谢丕和严嵩的大腿,打死也不放开。
处理两批残次兵器,谢郎中登船归国。
严嵩立在岸边,目送官船走远,回身对上狗皮膏药似的倭人,只能仰头慨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为国为民,严给谏拼了。
谢状元出使,杨探花剿匪,动静都不小。但两者加起来,也没有顾榜眼闹出的事影响大。
顾晣臣在朝鲜活动两月,朝鲜国君竟被推翻!
见到朝鲜送回的官文,礼部官员揉了两遍眼睛,才确认自己没看错。
联想起江南和倭国传回的消息,忽生出跟不上时代,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当回家种田的感慨。
第一百零四章 感激涕零
朝鲜册封世子,国君即位,皆需派遣使臣,奏请明朝皇帝敕封,否则便是名不正言不顺。
按照后世的话讲,不被官方承认。
李氏朝鲜向明朝称臣,年年纳贡。请封的世子国君,两个巴掌数不过来。国君废位之请,还是首次。
当然,官文上不会如此写明。
明摆着是大臣联合起来,逼国君退位,交出印玺,迎其弟入景福宫。体现在文字上,则变成“世子夭亡,国君哀恸成疾,以致身不能动,无法处理政事。知己不能为,国内一干事等,俱托于弟。”
奏请最后,几乎字字泣血。
“臣痼疾难愈,政事承托亲弟。请上国允臣之请,许臣退位,册臣弟为朝鲜国君。则国事不怠,百姓不忧,亲情不失。”
顾晣臣的密信,先奏请抵达神京。
礼部官员知晓内情,再看奏请内容,只能连连摇头。
印玺交出,人圈禁在内宫,国事一概由臣子处置,辞位奏疏都是他人代写。一国之君落到这个地步,作为旁观者,不晓得该可怜,还是觉得可笑。
奏请送到,自然不能压下。
通政司盖上官印,递送礼部。礼部看过,当日交送内阁。经三位相公审议,方送入乾清宫。其上附有内阁意见,三个字:暂不许。
“国君之尊,非同小可,岂是说废就废。”
驱动者是顾晣臣,动手的却是朝鲜大臣。据言先王妃嫔也起到不小作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