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顾晣臣同有几分不信,但杨瓒不愿说,总不能逼他说。
  三人同登一甲,同为天子讲习,不言莫逆,总有几分交情。逼得太甚,实非好事。纵不会当场翻脸,今后也会变得生疏。
  思及此,顾晣臣当即出言,转开话题。
  宫门之前,谢丕明言,谢迁请二人过府的原因,他能猜到几分。如今路程过半,仍只字未露,难免有些说不过去。
  “以中,究竟何因,直说无妨。”
  是他二人行为有差,惹来阁老不满;还是以文官掌武事,好兵书,引来朝中侧目?
  “同朝中之事并无瓜葛。”
  小心观察顾晣臣和杨瓒的表情,谢丕不动声色,慢慢靠向车壁。确定三人间的“距离”足够安全,方道:“上元节天子出宫,我等隐瞒不报之事,已为堂上得悉。”
  “什么?!”
  “谢兄为何不早说!”
  “莫要瞪眼。”谢丕连忙道,“为此事,我已抄录资治通鉴六十卷!至今手腕无力,连筷子都拿不起来!”
  说到最后,谢丕愈发感到悲催。
  从小到大,犯错就抄书,敢偷懒,一日三餐都要变成白粥咸菜。这次罚得最重,一天两夜,抄录六十卷古籍,着实是要命。
  明明是三个人一起犯事,为何偏他被亲爹重责?
  为增强说服力,谢丕高举双臂,撸起衣袖,露出微微颤抖的两只手。
  腰酸腿软,肩颈僵硬,手臂发麻,绝非需言!
  若不是能左右开弓,双手写字,今天回府仍要清粥咸菜,继续挑灯夜战,用生命抄完最后一卷。
  顾晣臣面现同情,不再追问。
  杨瓒沉吟片刻,问道:“天子出宫之事,算得上隐秘。谢阁老从何得知?”
  谢丕摇头。
  “堂上未曾言明。然以我之见,李相公刘相公同已知晓。”
  “什么?”
  “今日上朝前,有家人持父亲名帖书信,送往李相公和刘相公府上。”
  简言之,之前不知道,现在也该晓得。
  “依我推测,两位相公,八成已在府中。”
  杨瓒:“……”
  顾晣臣:“……”
  也就是说,不是谢阁老独自询问,而是要来一场三堂会审?
  “谢兄。”杨瓒强作镇定,“小弟有事要说。”
  “杨贤弟何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