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想翻身,送子孙再入朝堂,必要同文官集团断情决义。其能抛弃自己一次,便能有第二次,第三次。
  这天下,终究姓朱。
  哪怕被文官孤立,被言官讥讽弹劾,只要天子不弃,便能安稳无虞。
  翰林院侍读杨瓒,便是最好的例子。
  刘玉后悔,为何没能早早醒悟,以致落到今日下场。
  好在事情还没到最坏的地步,他还有机会。
  “罪人谢陛下隆恩。”
  跪在青石上,刘玉四叩首。
  旋即起身,主动除下官袍及乌角带,再行礼,随大汉将军走出殿外。
  正月的神京,虽久未落雪,仍是冷风侵骨。
  天子令刘玉罢官归乡,交出罚银,却未行廷杖,也未下其牢狱,殿外禁卫自不会上前押解。反有中官送上一件绢布外袍,并一顶纱帽。
  “多谢。”
  刘玉拱手,中官侧身让开,道:“刘御史要谢,便谢天子,咱家不过奉命从事。”
  “罪人已非朝官,公公直呼玉名即可。”
  “那咱家就放肆一回。”刘瑾笑道,“说起来,咱家同你也是本家,年岁又不及你,觍颜称一声兄长。”
  “公公客气。”
  “这里不是常叙的地,咱家同你得缘,若不嫌弃,便赠你一句话。”
  “罪人聆听。”
  “归乡之后,多关注海边动静。”
  海边?
  刘玉面现疑惑,刘瑾笑眯眯将他拉到一旁,左右看看,凑到刘玉耳边,低声道:“宁波府……”
  明有律令,士人不可在本乡为官。
  刘玉出身宁波府,先祖曾随郑和船队出海,是赫赫有名的海商。朝廷海禁之时,弃船上岸,耗资巨繁,购下良田千顷。又托往日关系,手捧金银打点上下,想方设法更改户籍,成为民户。
  现今,刘氏子孙已遍布江浙,是不折不扣的一方豪绅。
  刘玉出身旁枝,少而好学,考中进士,颇得本家看重,家中亦有良田商铺。
  此番归乡,官职虽无,活下去却不成问题。
  本以为要等到儿孙发迹,才能翻身,结果刚出奉天殿,便遇上天子身边伺候的中官。
  更重要的是,其言是奉天子之命!
  “兄长切记,行事务必隐秘,旦遇有商船出海,都要细细记下。如能联络上几名海商,那就更好。”
  “海商?朝廷已经禁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