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所以他让来的都是何家的女性长辈,辈分上压得住,女儿不听也得听。
  何惠哭了好几日,不过她才十二岁,嘴上是拼不得那些年长的婶婶们,过了半个月就将人说的直点头,也不哭了。
  也没有人能够天天哭的,小女儿家家的那点小心思还不足够哭上那么多天。嚎啕了几日,就挤不出眼泪了,只觉得困和饿,由着一群婶婶和她说天下男人到处都是,这个不行还有那个。
  小少女还没反应过来就被灌了一耳朵,晕乎乎的倒是安静下来了。
  何猛吊着胆子等太皇太后提起何惠和京兆王的事,可是东宫好似不记得自己提过那回事一样,完全没有后文了。
  何家和贺赖家已经是定好了,想要改变,除非是出了事故,或者是男方被查出什么德行有亏的事,不然就等着礼成了。
  豆卢氏是在家中捶胸顿足了好几回,但这次乖了,知道关起门来自己发火,不去长秋宫中当着何太后的面了。
  豆卢氏哭完了,再不甘心也只好给女儿准备嫁妆了,她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嫁妆上自然是要给女儿准备的丰盛,别让夫家小看了她。
  太皇太后对于何家,不过是逗弄一只猫而已,只不过一句话就看的何家阵脚大乱,她还什么都没做,何家就慌慌张张的开始忙碌了。
  对于何家那些乱糟糟的事,太皇太后没有那么心思去关注,还有别的事等着她来处置。
  她不会日日关注皇帝那双腿夜晚到底往哪个妃子的寝宫跑,不过每过那么几个月还是会把女官召来问一问,翻一翻那些彤史。看着上面一水的萧贵人,高凝华连看都没看到的时候,太皇太后笑了声。
  她还真是后继无人啊。
  高凝华在她看来不过就是个生孩子的,生完孩子之后就可以去地下面了。之后皇长子被她收养,侄女坐上皇后位置。不管将来如何,只要皇长子在,侄女们都能顺顺当单的,甚至如今萧家的地位都能传承下去,谁知道三娘竟然这么目光短浅,只晓得看着眼前的宠爱,却不知道为长远打算。
  “请陛下来吧。”太皇太后对身旁的中官道,三娘那里她已经说过了一回,还是这么一副样子,再多说也是无益,不如从皇帝那边下手。
  拓跋演听到太皇太后要见他,放下手里的事赶紧来了。
  他见到太皇太后那一脸的祥和,“大母让儿前来,可是有要事?”
  平常就算有甚么要事,也是把中书省和秘书省尚书省门下省的大臣们积聚在一处,他这个皇帝就在旁边听。
  拓跋演一看太皇太后身旁只有宫人和中官,便知道不会有大事。
  “老妇这次请陛下来,是为了子嗣之事。”太皇太后不想和皇帝绕圈子直接开门见山。
  “这……”拓跋演有些迟疑。
  太皇太后让拓跋演在一旁的床上坐下,靠着身旁的三足凭几,“老妇最近看了看陛下临幸妃嫔的彤史,都是三娘。”
  “……”拓跋演垂下头来不说话。
  “陛下能够喜欢三娘,那是三娘的福气,老妇作为三娘的姑母,自然也是高兴的。”说着,太皇太后坐正了身子,“可是陛下膝下一直空虚,这可不行。”
  “那么大母的意思是……”拓跋演问道,太皇太后这一关不好过,她立身的根本就是抚养皇储,然后皇储就成为她的持政的根本。
  他还记得当年先帝之事,对太皇太后能又多少母性保持怀疑。拓跋演清楚的明白,太皇太后一旦狠起来,哪怕是从小养在跟前的又如何,她照样会处死。
  当年他不就是差点死在她的手中么?
  “高氏有天命。”太皇太后说起这个面上都带了笑容,那个传说她听过,不管真假如何,只要能生出孩子来,就是真的。
  “……”拓跋演从萧妙音那里也听说过高氏入宫之前找人算命的事,他对这种事多少都是当做笑话看,和宫中优伶滑稽的表演一样。那会萧妙音还拿出汉朝说刘邦亲母和龙相交,王皇后说自己梦日入怀来打趣,他虽然有些担心萧妙音这样不敬鬼神,但心里也不将那些当回事。
  “高氏入宫都几个月了,陛下也到她那里坐坐,万一有身产下长子,老妇也有脸面去地下见诸位先祖。”太皇太后话语已经说的连遮掩都不要了。
  “三娘若是识大体,也应当会体谅陛下。”太皇太后连萧妙音那里都想到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