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萧妙音想起这才三天她就再次窝在皇帝的昭阳殿里,好有一种跋扈的感觉。要是换个懂事的说不定这会已经说不合规矩,梗着脖子要回去了?
  “好啊。”萧妙音嘴也不擦,对着拓跋演的脸就是啪嗒下去,留下一个油油的唇印,“那我就留下来了。也看着你,别让其他的女人占了你便宜!”
  她这话说的理直气壮,听得拓跋演无可奈何之余又暗自欣喜,她吃味的模样都是好看的。她在意其他的女子,也说明她心里也是有他的。
  两人漱口洁面,宫中夜里可以听歌观舞,要不就是看书。萧妙音披了衣裳和拓跋演依偎在一块,她手里捏着一根鲜艳的孔雀尾羽,尾羽在拓跋演鼻子下摇了两下,拓跋演被弄得险些打个喷嚏,按住她就往下压。
  萧妙音咯咯直笑,她左躲右闪,有时候还会滚到一边就是不让拓跋演逮住。拓跋演按住她肩膀,她看了看他,“掖庭里的那些女人,你一个都不准碰。”
  拓跋演好笑的看着她,心里涌上一抹甜蜜“好。”
  萧贵人被留宿昭阳殿的消息第二日在西宫迅速传开,长秋宫得知消息后,宫中又有几个宫人内侍被拖了出去。
  何太后砸了几个青瓷茶盏,宫室中的宫人中官侍立在那里,垂头屏气生怕自己有半点错处就被太后下令拖下去。
  “……”何太后坐在床上,眉头紧锁。
  她入宫将近二十年,从未见过哪个妃嫔和萧三娘一样的。就是皇后,也没见着一个直接留在昭阳殿的。
  何太后深深吸了一口气,没关系,她可以慢慢等。
  ☆、第74章 政事
  长信殿中,太皇太后将面前的文书摊开,宫室中不管白日黑夜都会点亮宫灯,方便太皇太后批阅文书。
  太皇太后从先帝年幼时起就开始掌权,到了如今皇帝已经十七八岁,她仍然大权在握。看到下面呈报上来的文书,太皇太后眉头微锁,嘴唇抿紧,朱笔的笔尖也凝在纸上。
  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了,她在文卷上写下一段话,令旁边的黄门将这卷文书卷起来,李平走进殿内听到太皇太后吩咐黄门,“将这卷文书送到陛下面前去。”
  李平心中咯噔一下,太皇太后多年来迷恋权位,当年先帝在位,太皇太后哪怕手里有了皇长子也从未放松半点,到今上在位更是抓的紧紧的,甚至担心皇帝过于英明会影响她掌控大权而差点行废立之事,如今这是……
  “陛下。”李平走入殿中,双手拢在袖中给太皇太后行礼。
  “你来的倒是巧。”太皇太后见到李平来了,挥袖让黄门下去,“家里的事都处置好了?”太皇太后的声线微低,不怒自威。
  李平垂下头来,“启禀陛下,一切都已经安排妥当。”
  “嗯,那就好。”太皇太后笑了笑,自从姜氏死后,李平一年的妻丧都没有守到头,家里没有主母主持家务不像个事,下面的儿媳要管事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因而是乱了一阵。他回去也是为了这件事。
  “常言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太皇太后似笑非笑,“若是能家中之事都不能处置好,那么治国和平天下也谈不上了。”
  这些年来太皇太后性情越发难以捉摸,大臣们或许是不知道,但是李平日日都伺候在太皇太后身侧,对此知道的清清楚楚。太皇太后或许在榻上可以和人海誓山盟是个女人,但是一旦换上那身衣裳坐在御座上,就只是太皇太后,别的就别想太多。赵姬之类的事绝对不会发生在眼前这个女人的身上。
  “臣明白。”李平后背渗出一层冷汗,他弯下腰道。
  “罢了,你坐吧。”太皇太后此话一落,立即有小黄门搬来坐枰。
  李平坐在枰上,太皇太后脸上有笑意浮现,“方才你是奇怪我为甚要将文卷送到西宫,对不对?”
  “……”李平悚然一惊,他面上不露出半点,垂下头,“陛下明鉴。”
  “也是,毕竟我之前都是从来不肯放松半点的,如今怎么换了性子。”太皇太后靠在三足漆几上,她头上的鹿首步摇冠在宫灯中轻轻晃动着。
  “臣不敢……”
  “你们还有甚么不敢的?”太皇太后抿唇一笑,“也罢,我辛辛苦苦实行汉化,自然是不能我没了之后就人走茶凉。”
  太皇太后如今已经四十多了,这年纪已经很不年轻,她也不得不为以后的事考虑,平常妇人考虑的都是自己如何养老,将儿子紧紧抓在手中不让新妇夺走半分,要么就是念叨着多几个孙子曾孙之类的。可是太皇太后想的却是自己走后,她在朝堂上的那套还能不能继续行驶下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