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土豆既没有干燥冷冻,也没有覆膜,我实在是走了狗屎运。nasa为什么会送来12个没有冷冻的土豆?为什么这些土豆会和我们一起待在增压舱内,而没有跟其他物资在一起?因为我们执行地表任务的时候正赶上感恩节。nasa的心理学专家认为,过节的时候我们大伙儿一起做顿饭会对大家有好处。不光是为了吃,重点在于做。这里面肯定有什么逻辑,但谁在乎呢?
  我把每个土豆切成四块,确保每块至少有两个眼。眼是将来发芽的地方。我先晾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让它们变硬,然后在角落种下去,尽量错开空间。上帝保佑,小土豆,我的小命全靠你们了。
  通常来说,土豆需要90天才能完全发育成熟。但我没有那么长时间。我要切开这一小片地里长出的所有土豆,再播种到余下的土壤里去。
  只要将栖息舱的温度调高到25.5c,植物就能长得更快。此外,舱内的照明也能提供大量的“日光”,我也会给它们提供足够的水分(这个得好好想想)。这里没有坏天气侵扰,也不会有害虫作祟,更没有任何杂草争肥。所有养分都是它们的,它们理应茁壮成长,在40天内长出块茎。
  我不得不承认,以上这些对于农民马克的一天来说,实在是够丰富了。
  晚上饱餐一顿,我应得的。还别说,我今天烧了这么多卡路里,得把它们补回来。
  我在刘易斯指挥官的物品里一阵乱翻,最后找到了她的个人数据棒。每个人都能带上自己喜欢的数字娱乐,我实在是听够了约翰森的披头士合集,看看刘易斯都有些啥。
  垃圾电视剧。她存的全是这类玩意。数不清的全套剧集,年代老得不成样子。
  得啦,讨饭的还能挑食不成。今天就看《三人行》吧。
  日志:sol29
  过去几天里,我已经把所需的土方全部搬了进来,桌面和床铺都清理出来作好准备,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堆上沙土了。到目前为止,还是没有水分浇灌,但我已经有了些点子。我承认都是些相当差劲的点子,但毕竟也是点子。
  今天干完的大事是装好了三角帐篷。
  漫游车的三角帐篷什么都好,唯一的问题是:它们本是按照应急用途设计的。
  通常而言,你把三角帐篷丢出来,就得马上钻进去,接下来就是等待救援。它的气闸很简单,只有阀门和两道门。进气闸室,均压,开门,进气闸室,均压,出门。这个程序意味着每次进出都会损失很多空气。可我每天至少得进去一次。每个帐篷的总容积并不大,这么频繁的空气损失我可受不了。
  我花了好几个小时想办法让帐篷的气闸连上栖息舱的气闸。栖息舱一共有三个气闸室,我很想让其中两个和帐篷对接。能连上的话就太棒了。
  郁闷的是,帐篷的气闸只能和其他帐篷的气闸对接!帐篷里面可能会有伤员,或是出现太空服不足的情形,得有办法在不让人员暴露于火星大气的前提下,把他们弄出来。
  三角帐篷的设计目的就是让你能在里面待着,直到其他队友前来营救。栖息舱上的气闸则要大得多,和帐篷上的完全不匹配。想想也是,实在是没有任何道理要把帐篷和栖息舱连起来。
  除非你困在火星上,所有人都认为你已经死了,而你却还在不顾一切地跟时间和恶劣天气拼死一搏,以求活下来。怎么讲呢?反正除了这种极端情况,确实没有任何理由要把它们连上。
  最后我决定,还是由他去吧。每次进出帐篷损失一点空气得了。好消息是:每个帐篷外都有一个供气阀门。还记得吗?它们都是应急避难所,里面的人可能会需要空气,他们可以通过对接空气管从漫游车供气。只需要一根软管,就能给帐篷补压。
  栖息舱和漫游车用同样型号的阀门和空气管,因此我可以将帐篷的供气管直接连到栖息舱上。这样一来,供气管足以将我进出帐篷所损失的空气及时补充进去(用nasa的行话来说就是:输入,输出)。
  nasa准备的这些应急帐篷一点也不糙。我这边刚按下漫游车里的紧急按钮,就听到嘭一声爆响,应急帐篷连着气闸立即抛出,一共才两秒钟。
  我从漫游车里把气闸一关,就有了一顶独立的帐篷,真不赖。设置均压软管没什么好说的(总算按照设计初衷用了一次设备)。接下来,来来回回通过几次帐篷的气闸(每次都伴随着空气损耗,但马上能从栖息舱得到补偿),我将沙土搬了进去。
  我对另一个帐篷重复进行了同样的操作。这些活儿并没有什么难度可言。
  可是啊……唉,水。
  上高中那会儿,我常玩《龙与地下城》(你也许没有料到这位植物学家加机械工程师在高中时代有那么一点宅,但我还真就是那么宅)。玩的时候我扮演牧师,能施展一个名叫“造水术”的法术。当时我觉得这个法术太傻了,从没用过。兄弟,要是现在能当场使用这个法术,拿什么换都成。
  算了算了,这个问题留到明天再说吧。
  今晚我还得继续看《三人行》。昨晚刚看到有个地方,罗柏瞧见什么东西,断章取义地咋咋呼呼。
  日志:sol30
  我想出了一个傻到家的危险计划来弄水。小子,你听明白了吗?我是说危险。可实在没有别的选择,再过几天就要进行下一次培土加倍,时间不等人。最后一次加倍时,我要在新拖进来的全部土壤上进行,如果没有水浇灌,土就得干死。
  火星上没什么水。两极有些冰,但显然过于遥远。如果我要造水,就得从头开始造。幸运的是,造水的配方我还算知道:弄点氢气,加点氧气,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