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白泷玛嘻笑道:“林阁老口味重,喜欢寡妇,要不他怎么不留下那六名貌美的丫头,而留下一名寡妇呢?现在被寡妇的女儿把陈年旧事挖出来,他……”
  “住嘴。”大长公主怕白泷玛再说出更难听的话,赶紧呵住了他。
  俞阁老在旁边做记录,撇嘴说:“胡氏,就算你妹妹是林家的血脉,你也不是,林家的财产就是分配,也该归你妹妹所有,你控制在手就是侵吞霸占。要么把你妹妹找来验明身份血脉,再做定夺,要么你归还林家的产业。”
  仁和帝点点头,说:“俞阁老说得很对,你不是林家的血脉,就不该……”
  “皇上,小女有话要说。”沈荣华很利落地打断了仁和帝的话。
  “你要说什么?”仁和帝面露不悦,仍示意沈荣华说。
  沈荣华给仁和帝行了谢礼,说:“刚才俞阁老和皇上都说胡夫人不是林家的血脉,这是错的,其实胡夫人也是林家的血脉,可怜她这么多年不能认祖归宗。”
  听到沈荣华这句话,别说仁和帝和俞阁老等人,就连胡氏自己也惊讶了。大殿上的众人以及在后殿偷听的吴太后等人,八卦神经都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众人越想听,沈荣华越是不说,她冷厉的目光落到朱阁老身上,满眼挑衅。
  “丫头,你说下文,别让人等得太着急。”大长公主开口了。
  “好,我说。”沈荣华冲胡氏挑嘴一笑,说:“其实胡夫人和她妹妹都是林家的血脉,但林氏一族这么多男子,她们不该强加到我外祖父身上,她们……”
  “你胡说。”胡氏知道沈荣华要说什么,气得咬牙切齿,也不顾礼数了,恨不得扑上来撕咬沈荣华,“你同万氏一样狠毒,你胡说八道是要遭天谴的。”
  胡氏没想到沈荣华竟然不顾女孩的矜持,在大殿上,当着这么多人,说出这样的话。她从沈贤妃手里接管林家的产业,经营多年,两人都获利颇非,她当然舍不得归还。她拿她的母亲和妹妹说事,只不过是想把那些产业变成自己的。她坚信她妹妹是林阁老的血脉,就是想让自己的行径有几分明正言顺的意味。
  她的母亲跟她说她妹妹是林阁老的血脉时,她还少不更事。长大之后,有时连她自己都怀疑这件事的真实性,毕竟那时侯她母亲已病入膏肓,难免糊涂。今天,沈荣华说她也是林家的血脉,她意识到沈荣华要阴谋陷害,却很想听下文。
  “我没有胡说八道,我有证人证据,证明胡氏和她妹妹都是林家血脉,而非我外祖父的血脉。我先将这件事的真相告诉大家,若有人质疑,尽管通过官府让我拿出证据。我之所以公布实情,也想请大家做个公断,让胡氏还我财物产业。”
  沈荣华缓了口气,又说:“胡氏的母亲姓孙,出身中南省的贫苦人家,却长得貌美如花。孙氏及笄之后,到林氏族里帮工,短期雇佣,签了三年身契。她没做够三年就离开了林家,原因是她怀孕了。她家里收了林家的银子,匆匆忙忙把她嫁给了一个病秧子。过了三年,她丈夫死了,她和那个来路不明的孩子都被赶出了婆家,娘家也收留她,她只好卖身为奴,却又卖到了林家。她三月卖身到林家,五月她们母女就被送到我外祖父家为奴,胡夫人的妹妹是腊月出生的。大家都是明白人,我有足够的证据,决不是信口雌黄、栽脏陷害。胡氏和她妹妹都是林家血脉,她们的父亲不是一个人,是谁我暂时不说,希望她们能认祖归宗。”
  “你、你……”胡氏都快被气炸了,她亲生父亲是谁,她也想知道。
  “本宫想知道,你说。”大长公主不想让众人等得太急,给沈荣华下了令。
  ☆、第一百九十三章 金殿对决 完胜
  中南林家也是前朝旺族,盛月皇朝开国,太祖皇帝曾把林家作为主要的招抚家族,给予的封赏极其厚重。只因近些年林氏一族的几个族长短视浅薄,族中子弟出息者渐少,又因林阁老之事倍受指责,林氏家族的声威日渐消减。但林氏家族与盛月皇朝的名门旺族和勋贵之家广结姻亲,建立了盘根错节的人脉关系。
  今日大殿之上没有林氏一族的子侄,林家现在官职最高的人是林登和林梦婷的父亲,朱阁老的乘龙快婿,现在正在任上。但与林家有姻亲关系的人不少,除了朱阁老,还有孝恩侯的嫡次子宁迦和孟少卿,这两人娶的都是林闯的女儿。另外还有不少官员与林家旁支是儿女亲家,或有一些拐弯抹角的关系。
  听沈荣华说胡氏与其妹都是林家的血脉,但两人同母不同父。这个话题本身不新鲜,大户人家的男主子与丫头有了首尾,导致丫头怀孕都是很正常的事。不管是林家有亲戚的人,还是林家的对头冤家都不以此为耻,反而觉得有趣。众人之所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是因为胡氏姐妹不同父,这就很龌龊了。而胡氏霸占侵吞林家的财物产业,硬说她妹妹是林阁老的血脉,这就让人不耻了。
  因林阁老和沈荣华都与林氏一族冲突不少,胡氏及其妹的身世被沈荣华拿到大殿来说,这就让聪明人闻到了阴谋的味道。不管是林氏一族的亲戚同盟,还是陌路对手,亦或是不相关者及八卦者,都急切地想知道真相,好借此大做文章。
  “哎,你快说,这么多人等着听呢。”白泷玛着急了,指手划脚催促沈荣华。
  朱阁老冷哼一声,说:“我看她是无话可说了,谣言止于智者,不管听起来多么真实,也会不攻自破,阴谋造谣中伤者最终也会被戳穿而得到报应。”
  沈荣华冲朱阁老灿烂一笑,“朱阁老还怕阴谋被戳穿?还会在乎报应?人们都说举头三尺有神明,我以前也信因果报应,可自从看到朱阁老登堂入阁、威风八面,我就在想那些神明的眼睛肯定都被乌烟瘴气遮住了。诸位肯定会问我为什么这么说,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三岁就被我的祖父沈阁老带在身边教养,到六七岁就认了不少字,经常出入我祖父的书房。那时我有一份特殊的差事,就是帮我祖父烧一些信件,每次烧到朱阁老的来信,我都叹服朱阁老的小楷写得真好。”
  “你、你……”朱阁老指了沈荣华,手指不由哆嗦,身体也向后退了两步。
  仁和帝和大长公主听说沈荣华的话,互看一眼,又同时将精明凛冽的目光投向沈荣华和朱阁老。沈荣华一副坦荡荡的神态,迎着仁和帝和大长公主的目光笑得依旧灿烂。朱阁老则变了脸,他不由自主规避他们的目光,象是怕被看穿一样。
  “丫头,慎言。”大长公主板着脸提醒沈荣华。
  “是,大长公主,小女谨记。”沈荣华一脸憨像,笑了笑,又说:“我当时年纪小,信上写的什么,我好多内容都不记得了,还有,那些信真的都烧掉了。就算是有些东西我想忘也忘不掉,也找不出证据,我又怕人指责我诬陷,不敢乱说。”
  沈荣华这番话出口,大殿上,连同屏风后面都变得鸦雀无声,众人各有心思,都在盘算。隐约能听到衣衫簌簌,似乎是有人在发抖,亦或是在发狠。沈阁老做内阁首辅时,一半的官员跟他有私信往来,难免提及一些隐秘之事。沈荣华烧信时要是看到,就掌握了他们的私密,也就等于握住了某些人的命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