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路上,这般戏码已不知上演了几回,他早已见怪不怪,若每日不来个两三回,只怕他自己也不甚习惯罢。
  “诺。”崔莞再度轻应一声,膝行挪至门帘前,抬手一掀,对上墨十三与众侍卫仿若看好戏一般的眼神。
  她未在意,横竖见多了不是?眨了眨眼,她冲墨十三轻轻颔首,接着灵巧的跃下马车,慢慢渡步走向最后一辆,也就是岑娘所乘坐的马车。
  “我猜,你也该回了。”岑娘瞟了一眼慢慢爬入车中的人影,淡淡的道:“今日比昨日又迟了一些。”
  “落荒而逃与闲庭漫步,总是有区别的。”崔莞坐稳身子,取盏斟茶,一连饮了两盏方缓缓回道。
  岑娘摇了摇头,脸上神情漠然,心中却是一片无奈,自驿站**后,这小姑子的性情一改以往的怯弱惧怕,一日一日的,行事愈发大胆从容了,也不知这般改变,是好是坏。
  车队不紧不慢,朝临淄城东行去,东门之外,是一片起伏山林,而山林脚下,则是覆在皑皑白雪之下,静待开春的农田,介于山林与农田之间,有一个庄子,这是刘珩在临淄的落脚之处。
  不过,出城之前,车队停在了一间客店门前,刘珩率先下车,在众人的拥簇下步入客店内,崔莞与岑娘则慢慢跟随在后。
  入城后,原本的百人车队一分为二,随在刘珩身旁的侍卫,顿时锐减为原先的二三十人。不过,纵然这般,这间小小的客店也容不下如此多的人。
  故而,外头仍余下莫约十数侍卫,守在客店门前。
  此景对临淄的百姓而言,并非什么大惊小怪之事,年年临近稷下学宫开讲这数月内,似这般远行而至的车队数不胜数,甚至堂而皇之携着百余护卫招摇过市的世家子弟,也时常目睹。
  由此可见,刘珩所带之人还算是少的,根本引不来丝毫瞩目。
  入了客店后,崔莞自觉走向已然落座的刘珩身旁,捧碗递箸,添粥布菜,均是她当做之事。
  扫了一眼崔莞忙忙碌碌的身影,刘珩脸上怒意全无,不过今日一言,显然令他颇为不虞,至少眼底的冷色尚未尽褪。
  “候着。”他慢条斯理的甩出一句,便优雅的用起膳来。
  闻言,崔莞刚打算转动的身子一顿,老老实实的跪坐在一旁,眼眸低垂,也不看几上喷香诱人的佳肴。
  此时正好是用膳的时辰,客店虽不起眼,也有几位零散的食客,不过皆是埋头苦吃,未敢多看一眼,毕竟随在刘珩身旁的侍卫,各个人高马大,建硕威武,非寻常人家所出。
  少顷,大部分零散的食客均迅速用完膳,结账匆匆离去,客店内便只余下刘珩与崔莞一行人,以及角落里的两名大汉。
  崔莞略扫了两眼便收回了目光,并未放在心上,岂料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砰”的一下,一声刺耳的破裂音蓦然在安静的客店中乍响,惊得崔莞心中一突,她下意识循声望去,却见一道小小的青影自那两名大汉所在的角落中急急奔来!
  “阿兄,阿兄,阿谨总算等到你了!”
  那道小小的青影飞奔至崔莞身旁,一把抱住她的大腿,张口便哇哇大哭,“阿兄你怎么现在才来!”
  这一幕,非但惊住了那两名大汉,便是崔莞也呆若木鸡,目光怔怔的看着正紧紧搂着她大腿,哭得撕心裂肺的孩童。
  “这……”她下意识要问出声,却被一声愈加高昂的哭嚎打断了话,“阿兄,呜呜……你也不要阿谨了么?”
  边哭嚷,那孩童边抬起头,浸满泪水的圆瞳中又惊又惧,哀求的目光直直的望向崔莞。
  ☆、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入临淄锦书来(下)
  这孩童莫约六、七岁的年纪,一袭打着补丁的粗布青袄,略圆的小脸上不知哪里蹭的污泥,东一块西一块,乌发如雀窝,乍一看去,似乎只是个贫困人家的孩童。
  不过,崔莞却眼尖的察觉出不对之处,这孩童面容虽脏兮,可细看之下,污泥也难以遮掩那宛若粉雕玉琢的精致五官,身上所着的粗布青袄显然宽松许多,衣摆直拖在地,冰天雪地的,竟是鞋履都未穿一双,光溜溜的小脚踏在地上,沾染的污痕却比脸上还要干净一些。
  足以见得,他时常被人或背或抱,双足极少沾地,可既是如此**爱,又怎会舍不得添置鞋袜?
  最为重要的是,那双浸满水泽的圆溜眼瞳透出一股强烈的惊恐,望向崔莞时,哀求乞请的目光,令她止不住微微动容。况且那双紧紧搂在大腿上的小手,即便隔着厚实的袄裤,仍能令崔莞感觉到一股冰寒与颤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