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故而,待她愈来愈与众不同……
  “啪”的一声,崔莞心烦意乱的将手中书册用力合上,每每忆及前世,忆及曾信,她的心便忍不住跌宕起伏,难以自持。
  这对她来说,太过不利了,若是哪天提前碰见曾信,岂不是……
  崔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起身走到半开的窗棂旁,静静的望向窗外不断往后退去的山峦。
  她要走的路,太远,太艰,所遇之人,善恶无常,可信的实在太少,唯有喜怒不形于言,不动于色,方能最大度的护己周全。
  眼下来看,还不够,她的心绪波动还远远不足以做到无形无色!
  崔莞阖上眼,静静地感受拂面而来的凉风,两耳中潺潺流动的水声仿佛淌入心中,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将那颗沉浸在仇恨中心浇熄,泌凉。
  良久,她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紧阖的眼睫慢慢睁开,墨玉般清润的眸子澄澈透亮,再不见一丝一毫的紊乱。
  拢了拢额前被风吹得略微散乱的发丝,崔莞返身上榻,重新捧起搁下的书册,静心凝神,细细研读。
  又过了一日,金乌西沉,船终于行至渭南,此乃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再往前,便是有禁沟深谷之险,三秦镇钥,四镇咽喉之称的潼关。
  潼关为渭水转入黄河之口,河水湍急,汹涌澎湃,故而船只一般在渭南修整后才重新上路,直入黄河向东行。
  因此,渭南渡口大大小小的商船客船往来不息,繁华喧嚣之景,比起雍城的水运码头,有过而无不及。
  崔莞所乘的这艘三桅朱漆大舸,也无意外地停靠在了渭南渡口的一处码头旁,船主率领手底下的伙计上上下下的忙碌,增添各种所需的补给,一些在船上呆得乏味了的公子或是女郎,也纷纷装扮一番,带着侍婢家仆下船散心。
  一连拘在船中数日,难得有机会上岸,脚踏实地的走动一番,崔莞心中倒颇为意动,只是这道念头刚浮起,便被她挥手拂去。
  眼下还是安心呆着好,以免沾染上烦杂琐事,她可不曾忘记那**周薇的举动。
  不过,即便下不了船,她也未打算一直将自己拘在舱房中,此时同船的世家子弟十之**已经上岸游玩,留在甲板上之人定然寥寥无几,她大可前一观。
  想到此,崔莞干脆合上窗子,便要外出,只是打开舱门时,一道兰芝玉树般的月白身影霎时撞入了她眼中。
  “……秦四郎君。”
  虽说崔莞的舱房临近出入的木梯,但秦四郎显然也不曾想到会如此巧合,他正自她门前行过,偏偏紧闭的门扉却在这时砰然大开,那道纤细窈窕的身姿,再现眼前。
  秦四郎心中陡然泛起一丝令人难以察觉的雀跃,他顿住脚,弯起薄唇,温和的笑道:“阿挽,可要随我一同上岸走动一番?”
  这句话一出,非但崔莞怔在原地,便是秦四郎自身,也不由呆了呆。
  他竟邀了她一同?
  他竟邀她一同?
  崔莞心中不由浮起一个与秦四郎一模一样的念头,只是她眨了眨眼,脸上刹时恢复了平静,淡淡笑了笑,道:“不了,在船上甚好。”
  仿若玉石般清冽的嗓音,唤醒了微微失神的秦四郎,他垂眸敛下目光,轻轻点头道:“说得也是。”
  轻柔的语气,隐隐含着一丝微不可查的失望。
  但他极快便恢复了原本的温雅,淡淡道了一句:“如此,止桑失陪。”说罢,缓步踏下木梯。
  秦四郎身后的观棠与弄梅,也对崔莞轻轻颔首见礼,而后快步也随他离去。
  崔莞望着慢慢下了木梯,正往过道走去的人影,心中略略一思,亦快步跟上。
  甲板上还是会有些许与她一样不愿下船的人,她若和秦四郎一齐出现,或多或少能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