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9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喆是《光明日报》的主编,虽然说是主编,但是整间报社编辑室加上他也不过五个员工。
  茂源只不过小县城,常住人口在三四十十万左右,《光明日报》是当地政府扶持一家公立的报刊机构,由于蹭了京城《光明日报》的噱头,如今混得倒也勉强可以,实则每日报纸平均销量也就两三千。不过也可以理解,在这个人均文化学历小学的县城,大家吃饱穿暖都困难,又有多少人会花闲钱去买报纸呢?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茂源的报社很少,《光明日报》反而是其中的佼佼者,每天只需要刊登一些县政府给的新闻就可以维持生计了。
  周五的早上,赵喆一大早来到了办公室,他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腾腾的茶水,惬意的喝了一口,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马上就是新年了,大家人心攒动,也没多少人心思在审稿上,赵喆心知肚明却也懒得管教,反正做多做少工资都是一样,背靠着政府这棵大树,他们跟公职人员也没什么两样。
  这时,手下一个编辑推门而入说道:“赵编辑,这里是下周的稿子。”
  赵喆漫不经心道:“放在我桌子上吧。”
  等到喝完茶水,他才开始翻检信。有几封信沉甸甸的,看样子是投稿,他随意拆开了一封投稿,就皱起来眉头扔掉了一边。
  “写的什么东西,狗屁不通!这东西能登报,我们《光明日报》都要倒闭。”他已经做了近二十年的编辑,什么样的稿子能过审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接着他大概翻了翻,从中又挑了一封比较厚的信件打开。
  看署名倒是有些熟悉,难道是老作者?
  他对外着外面喊了一声:“小王——”
  很快就有人寻声跑进去。
  “主编你叫我?”
  “这个林逸秋是我们的作者吗?”
  “好像不是,不过有点耳熟。”
  “啊,我想起来了,之前好像有人跟我提过,行了行了,你出去吧。”
  “哦。”小王一脸疑惑地来又一脸疑惑地走。
  林逸秋?那不是坪子沟那块一个见义勇为的小英雄嘛。
  赵喆突然想起不久前他陪同领导去县政府参加会议的时候,听到过这个人的名字,当时他们公社的书记把他夸天上有地下无,自己也一度兴起了采访他的念头,增加一些报刊新闻的热度。不过回来以后一直忙着,这一来一去反倒是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
  原来他竟然还会写文章吗?
  赵喆来了兴致,立刻就把信封打开了。
  出乎意料的是,这位林逸秋知青寄来并不是什么文章,而是一叠胶卷。胶卷下还有一张信纸,薄薄的一张上面写着真挚的采访邀请。
  等看完以后,赵喆陷入了深深地沉思。
  寻梦艺术宣传队?
  还是知青自己成立的宣传队?
  话剧《孙丁宝下乡记》?
  电影样板戏他看过,话剧还是头一回听说。
  不过这城里来的知青们在乡下演绎百姓们爱看的歌舞活动,丰富人民精神娱乐生活,这是好事啊。
  赵喆心中一喜,话题度这不就来了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