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发家致富 第9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有眼尖的第一个看见:“是相机!”
  “是我们今天在车站看见的相机?!”
  林逸秋含笑道:“是啊,要不要试一试。”
  女知青们都顾不得矜持,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要!!!”
  “怎么不要?”
  “天哪,这玩意儿这要不少钱吧!”
  林逸秋看众人这一反应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大家听我说,我是这么想的——”
  林逸秋现在很有领导气场,所有知青都听他的话,他要发言立刻就没人开口了。
  “这个相机是我今天私人出资购买的,所以相机的使用权全权属于我林逸秋本人。”
  知青们很多也是家里条件很差甚至吃不饱饭才来东北的,听见林逸秋竟然一个人就能买下这么贵的相机,所有人都惊呆了。不过想想也是,他虽然管着生产队的钱袋子,但十二分队账上有多少钱,他们还不清楚吗?每年能自负盈亏就不错了。
  “我之所以买下这个相机,主要是想记录一下大家的知青生活,还有就是上台表演结束以后,我们可以拍个合照留作纪念,这些都是免费的,也算是咱们知青们的一个小福利。但是我买下它的另一个原因,也是想创收一下,我想在咱们村里开个小照相馆。”
  “福利?那我岂不是也可以免费上照了?”
  “要开照相馆?”
  “咱们刘家村也能开得起这个?”
  眼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照相馆上头,林逸秋笑眯眯地开价:“一张照片一块钱,你们看怎么样?如果你们私人要找我拍照,一律半价。”
  “半价?那我们不是只需要五毛钱嘛?”不少爱美的女知青已经开始琢磨了,五毛钱的话虽然有点小贵但并非拍不起。拍了照片再花两分钱买张邮票寄回老家去,那多风光呐。
  但是很快众人又有了新的顾虑,比如说:
  “五毛钱倒是还好,一块钱是不是太高了?”
  “要是拍的不好怎么办?”
  “我会用相机,不会拍的不好,如果真的拍得不好肯定是会给你们重拍的。”林逸秋解释说:“而且拍照不是不需要成本的,你们看城里的照相馆都是有布景的,那我们肯定也要布一个,胶卷服装等等,全都是要钱的,你们说呢?”
  “那这样算起来好像也不贵啊。”
  “可是我还是怕老乡们拍不起。”
  用几天的工资拍一张照片确实奢侈,但是林逸秋懂得物以稀为贵的道理,人人都能拍到,人手都有的照片就不值钱了。而且盲目降低价格反而会惹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这样明码标价也可以杀退很多爱占小便宜的村民。
  他们到底拍不拍得起,有多少人来拍,林逸秋对此反而很乐观,反正相机又不是消耗品,胶卷才是。生意好,多拍点,生意不好,少拍点,相机始终在他手里。他开这个照相馆除了赚点小钱以外,更多的也是想利用这个疏通关系。
  “咱们又不止拍刘家村王家屯,红河生产队有十二个分队呢,而且还有别的分队呢!这就需要大家多帮我拉点生意了。”
  “可是我们也不认识其他生产队的人啊,这生意要怎么拉?”
  林逸秋做了个小小的提示:“大家别忘了,马上就要元旦了,你们忘记国庆汇演了吗?”
  国庆汇演?这跟国庆汇演又有什么关系?
  刘季年简洁精炼地补充了一下:“牛家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