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刘县令迟疑了下,还是好心的提醒了下小雷,萧山的几个乡绅,背景雄厚,还是别闹僵了。
  小雷呵呵,比背景,自己从来就没输过,好不好……
  一边给小眼睛去信,要求有权调动厢军,一边让刘县令将衙役全派上,带着潘衮和兔儿,上门强行借粮去了!
  小雷还是先咨询了一下刘县令,谁家粮食最多,势力最大!先啃硬骨头!
  自然……兔儿在萧山一战成名……
  潘衮默默的当着无名英雄……没想到还是坑爷了……
  小雷瞬间获得了百姓的爱戴,其他受灾地方的百姓都急切盼望着小雷的到来……
  曾会得知了小雷的行径,暗叫了一声好,赶紧给小眼睛写了封折子,将萧山的情况大书特书,给小雷找了无数的理由,不能让官家将公主惩罚太过嘛……
  小眼睛记下了曾会,这人不错……
  第567章 赐匾
  曾会一到萧山,得,弹劾曾会的折子就铺天盖地的飞往小眼睛案头。
  小眼睛将所有弹劾曾会的折子全给压下了,然后招来王旦,让王旦查,两浙一带的世家有哪些!
  王旦这边还在整理资料呢,小眼睛就派人八百里加急给萧山的何家送去了一块匾,用红绸布给遮得严严实实的,并特意强调了,一定要敲锣打鼓的从县衙送到何家大门,挂上后,才能揭匾!
  何家是萧山第一大户,拥有的良田最多,商铺最多,族中读书人也最多,当官的也不少。
  因此,何家在萧山那可是横着走的,刘县令都鲜少能见到何家族长。
  所以,当小雷带人到何家强行借粮时,对面的何家家丁佃户那可是个个手持木棍,完全没将小雷放在眼里。
  小雷是惜命的,自然是站在了兔儿身后。
  于是,兔儿闪亮登场……
  于是,何家粮仓的粮被全部借走,换来了小雷的一张白条。
  何家能咽下这口气才怪,于是便四处运作起来,势必要弹劾得小雷成为庶人!
  得知朝廷发下了个匾,何家众人很是得瑟,官家想凭一个匾就安抚住大家伙儿?做梦!公主的行径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必须要官家给个明确的说法,委婉的台阶,何家不需要!大家不需要!
  萧山当地的大家族也齐齐聚在何家,共同声讨小雷,声讨朝廷,表示若不严惩小雷,就进京去敲闻登鼓去!规矩不能乱啊!大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吹来的,那凝聚了多少代人的心血啊!此歪风不可涨!必须要扼杀住!
  小眼睛赏赐的匾抵达县衙时,小雷不在,带着兔儿去了旱情最严重的乡,那地方总共只打出了两口出水的深井,那么多人,两口井,可想而知,为挑水少不得打架。
  小雷一是去震慑那些不按规矩排队挑水的人,二嘛,是想再看看,能多打出一口井不……
  而潘衮呢,则带着厢军去接王家在福建购买的粮食去了。
  王家这些年生意也在向南扩,在杭州组建了分公司。
  分公司的负责人如今是七郎最小的舅舅,在王家历练了许多年,经过诸多竞争,刚到杭州上任不到半年。
  王家各地分公司的负责人上任前,都得在总部好好培训一个月,宗旨就是:抱紧官家的大腿!抱紧杨家的大腿!眼光要长远,舍得一时利,换来万世财!
  所以,虽然王家并没做粮食生意,但一听小雷在萧山进行抗旱工作,王幺舅立即就派人去福建购粮,在曾会抵达萧山的第二天,王幺舅也到了萧山县衙,“公主,先期只筹到了两万石粮食。”只是不好从福建运来,途中太不安全,请求人手支援。
  曾会赶紧安排人手去运粮,潘衮主动请缨带队,担心厢军和萧山土豪有牵扯,背地使坏,这时候,粮食多珍贵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