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节(3 / 4)
“是谁?”王松呵呵一笑:“我就在北屋山上,有种回去叫你爹上山来找我。”
北屋山?吴成材的脸刷地一下白了。他怎会不知道那个地方,连他堂哥都不敢惹。
吴成材虽然混蛋,但也知道哪些人不能惹。他那颗被打得发懵的脑袋突然间清醒许多。
他慌忙向前挪动几步,望着马上的三个人,大声解释道:“我、我没骂你们大头领,我也没抢那小丫头的钱,都是她诬赖我的,你们别看她人小,她鬼主意多得很,你们都别被她骗了……”
宁希迈看都没看一眼,打马便走,经过吴成材身边时才说道:“那个女孩子比你这种蠢货聪明多了。”
旁边的黄玉道:“我奉劝你别跟她斗了。”
郑炎道:“什么玩意,打你都嫌脏了手。”
吴成材一口气硬憋着,不敢出声。
等到马队走远了,他才艰难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被几个帮闲扶着上了马,慢慢地回家去了。
宁希迈送走王松后,回来的路上,对黄玉说道:“我知道王松是被利用了。”
黄玉眨眨眼睛道:“你说方才那个小姑娘?”
郑炎摇头道:“不能吧。”
宁希迈淡淡一笑道:“你们没发现,她已经认出王松了吗?她不但认得他,还知道他的身份,她方才是故意把人引到咱们面前的,故意诱使姓吴的骂胡大王,又是激将又是让姓吴的露财来让咱们动手。我看她这招借刀杀人的法子使得很是熟练,应该不止一回用了。”
“那咱们的计划……”黄玉的脸色不由得一沉道。
“无妨,她可能是误打误撞,她的本意嫁祸到孙掌柜,但愿她不要多事就好。”
黄玉道:“但终究是个隐患。”
郑炎接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真杀了她灭口吧。”
“走吧,以后再说。”
……
牛车晃晃悠悠地向前行驶,李竹却在想怎么对付吴成材的事,怎样才能让他没空惹事?最好是残废了,一辈子躺在床上才好。
李竹还没想好,杨家集就到了。
李竹跟小凤及其他人告了别,带着小白回家去了。回到家,李竹也没跟大姑提这事,反正都过去了,提了也是徒增烦恼而已。
年关渐近,家里越来越忙。李竹每天跟着杨云和大姑除尘祭灶,剪春花,贴春联,有些还做些零嘴。
虽然卖方子的钱大姑没要,但李竹还是拿出一部分给杨墨买了笔墨、宣纸,还有一些书。给杨云买了胭脂水粉和两支珠花,给大姑买了一个银镯子。大姑连声埋怨李竹浪费,不过脸上却笑开了花。把银子戴上了又取下了,说过年串亲时再戴。杨老实的礼物是皮帽和皮袄子,另外又该家里买了十来斤肉和两坛酒。鸡鸭鹅家里养得都有,至于鱼更方便了,杨家集周围尽是水域,鱼虾更是不缺。有李竹这个钓鱼能手在,连买都不用了。 不但不用买,反倒卖出去不少。
李竹觉得不开店了,她当个小地主也不错。反正原始资本积累得暂时够用了。等开了春,她就开始捣腾她的五十亩地。最好能找来辣椒玉米之类的种子。后世的很多作物,这里目前还没发现。不过古代交通落后,通讯不便,也有可能别地已经有了,还没有传到本地来。
腊月二十八这天,杨家来了一个客人。这人正是多日不见的江惊雷。他提着两只兔子几只野鸡上门,一进来就说道:“婶子家让我好找,我去你们店里才知道你们竟然关店了。”
李大姑看到江惊雷有些诧异,随即便热情地端茶招待。
江惊雷在县里也听说了杨家的事,又向杨老实求证一遍,杨老实叹息着说了。
江惊雷听得直拍桌子,大声骂道:“这姓的姓吴的都不是东西,待我找机会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杨老实自是知道江惊雷的厉害之处,连忙劝道:“你可别冲动,你一个外来的,又无亲无故的出了事可咋办?” ↑返回顶部↑
北屋山?吴成材的脸刷地一下白了。他怎会不知道那个地方,连他堂哥都不敢惹。
吴成材虽然混蛋,但也知道哪些人不能惹。他那颗被打得发懵的脑袋突然间清醒许多。
他慌忙向前挪动几步,望着马上的三个人,大声解释道:“我、我没骂你们大头领,我也没抢那小丫头的钱,都是她诬赖我的,你们别看她人小,她鬼主意多得很,你们都别被她骗了……”
宁希迈看都没看一眼,打马便走,经过吴成材身边时才说道:“那个女孩子比你这种蠢货聪明多了。”
旁边的黄玉道:“我奉劝你别跟她斗了。”
郑炎道:“什么玩意,打你都嫌脏了手。”
吴成材一口气硬憋着,不敢出声。
等到马队走远了,他才艰难地爬起来,一瘸一拐地被几个帮闲扶着上了马,慢慢地回家去了。
宁希迈送走王松后,回来的路上,对黄玉说道:“我知道王松是被利用了。”
黄玉眨眨眼睛道:“你说方才那个小姑娘?”
郑炎摇头道:“不能吧。”
宁希迈淡淡一笑道:“你们没发现,她已经认出王松了吗?她不但认得他,还知道他的身份,她方才是故意把人引到咱们面前的,故意诱使姓吴的骂胡大王,又是激将又是让姓吴的露财来让咱们动手。我看她这招借刀杀人的法子使得很是熟练,应该不止一回用了。”
“那咱们的计划……”黄玉的脸色不由得一沉道。
“无妨,她可能是误打误撞,她的本意嫁祸到孙掌柜,但愿她不要多事就好。”
黄玉道:“但终究是个隐患。”
郑炎接道:“那怎么办?总不能真杀了她灭口吧。”
“走吧,以后再说。”
……
牛车晃晃悠悠地向前行驶,李竹却在想怎么对付吴成材的事,怎样才能让他没空惹事?最好是残废了,一辈子躺在床上才好。
李竹还没想好,杨家集就到了。
李竹跟小凤及其他人告了别,带着小白回家去了。回到家,李竹也没跟大姑提这事,反正都过去了,提了也是徒增烦恼而已。
年关渐近,家里越来越忙。李竹每天跟着杨云和大姑除尘祭灶,剪春花,贴春联,有些还做些零嘴。
虽然卖方子的钱大姑没要,但李竹还是拿出一部分给杨墨买了笔墨、宣纸,还有一些书。给杨云买了胭脂水粉和两支珠花,给大姑买了一个银镯子。大姑连声埋怨李竹浪费,不过脸上却笑开了花。把银子戴上了又取下了,说过年串亲时再戴。杨老实的礼物是皮帽和皮袄子,另外又该家里买了十来斤肉和两坛酒。鸡鸭鹅家里养得都有,至于鱼更方便了,杨家集周围尽是水域,鱼虾更是不缺。有李竹这个钓鱼能手在,连买都不用了。 不但不用买,反倒卖出去不少。
李竹觉得不开店了,她当个小地主也不错。反正原始资本积累得暂时够用了。等开了春,她就开始捣腾她的五十亩地。最好能找来辣椒玉米之类的种子。后世的很多作物,这里目前还没发现。不过古代交通落后,通讯不便,也有可能别地已经有了,还没有传到本地来。
腊月二十八这天,杨家来了一个客人。这人正是多日不见的江惊雷。他提着两只兔子几只野鸡上门,一进来就说道:“婶子家让我好找,我去你们店里才知道你们竟然关店了。”
李大姑看到江惊雷有些诧异,随即便热情地端茶招待。
江惊雷在县里也听说了杨家的事,又向杨老实求证一遍,杨老实叹息着说了。
江惊雷听得直拍桌子,大声骂道:“这姓的姓吴的都不是东西,待我找机会好好教训教训他们。”
杨老实自是知道江惊雷的厉害之处,连忙劝道:“你可别冲动,你一个外来的,又无亲无故的出了事可咋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