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一个知青偷东西,真是给所有的知青抹黑了,河沟村的村民们对下乡的知青们本就有意见,闹出这样的事,虽然没偷村上的人,但影响不好,因为这事公社支书还特意召集了所有的知青开了会,进行教育警醒。
  李长美和原书霍笙曾经交好过一段日子,自然是知道霍笙一般都是把值钱的东西放在那个精致的小箱子里,怪不得霍笙总觉得不对劲,她藏东西虽然藏的严实,但偷儿明显是冲这个小箱子去的,敢情还是个熟人偷的,想想也是,那么多的生产队,别的队不偷,就偷了二队,恐怕从头到尾的目标都是霍笙这个有钱的,那个小箱子霍笙拿出来放了其他零碎的东西,倒是没再放过钱了。
  李长美没抓到,就算能抓到,谁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白丢了钱,霍笙气得心肝都疼,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丢钱的人中就数她丢的最多,可以说是一笔不菲的巨款了。
  不过事情要往好的方面想,她钱是丢的多,但现在她手上还有不少的钱和票在,而其他丢钱的女知青,是把全部的家底都丢了。
  农村里,钱和票这种东西都是命根子,知青们下乡,是从城里来,但不是每个人家里条件都好。
  周萍气的吃不下饭,干活的时候不像往常的时候积极性高,像是霜打的茄子,蔫蔫的提不起劲,不说她,被偷钱的知青状态没一个是好的。
  徐力争带了家里的粮食给周萍,满满的一小口袋,虽然不是什么精细粮,但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不少了,也不知道是怎么从家里的口粮里挤出来的。
  周萍看到之后猛的哭了,她之前对和徐力争处对象还是犹豫过的,下乡的知青没有一个不想回城里的,她和徐力争处了对象就意味着要在河沟村这个偏僻的地方扎根落户,她读了这么些年的书肯定也有过不甘,不过现在她不后悔了,回不回城没什么重要的,她迟早要嫁人,遇到一个对自己好的也值了。
  考虑到一些女知青丢了钱,赵卫东去公社支书那里打了报告,折腾了好几趟,也不知道怎么说服公社支书同意把队上的上缴的公粮拨出来的一部分,给那些丢了钱的知青,就当是补贴。
  丢了钱的知青收到消息都跑到食堂门口排队领粮食,生怕去晚了就没得领,但脸上没有以往的喜色,因为有的知青丢的钱是要准备花半年或者一年的。
  霍笙一听领粮食,也是两眼冒光了,忙拿着自己的小口袋上食堂去领,她这几天盯上了村里的芦苇叶,一门心思净盘算着要怎么把丢的钱挣回本,听到可以领补贴粮食,自然是高兴的,管是不是精细粮,总之都是粮食,有的领就不错了。
  赵卫东在队伍的前面发粮食,看了几眼领粮食的,好一会,才看到霍笙拿着小口袋跑过来了。
  丢钱的女知青有六个,领粮的队伍走的快,没一会就轮到了霍笙。
  赵卫东拿着大勺子,舀了几勺糙粮的颗粒“哗啦啦”倒进霍笙的口袋,最后直接把大勺子一丢,把剩下的糙粮一股脑全都倒进了霍笙手里的口袋。
  “傻了?”
  感觉到口袋变得沉甸甸的,霍笙忙扯紧口袋边,反应过来,眨了眨眼笑着朝赵卫东道了声谢。
  赵卫东又说:“你丢的钱数额大,我多补你一点。”
  霍笙扎紧袋子口继续道谢:“谢谢赵队长,我以后一定好好干活,不给队上拖后腿。”她才洗了头出来,头发半干,披散着,说话的时候弯着腰露出一小段细白的脖子来,乌发想衬,,透着皂角淡淡的味道。
  赵卫东僵硬的移开头,口气变得硬邦/邦,“你这个月上我家来。”
  “……”霍笙刚把口袋拎起,动作一顿,一脸的茫然:“什,什么?”
  “供你一个月伙食,多了没有。”
  第24章 024
  丢钱的是六个女知青, 这六个女知青分给队上的六家人供应一个月的伙食,周萍自然是分到了徐力争家, 霍笙则跟了赵卫东。
  这是除了补贴粮食之外赵卫东合计出来的, 一个月的伙食怎么算下来也能减轻知青的困境, 他尽力了,至于其它的,他帮不了, 人不能打肿脸充胖子。
  霍笙一听这消息,委婉的拒绝:“赵队长, 这是我自己的事, 不能给队上添负担, 我有思想觉悟, 不用赵队长你——”
  “那谢谢赵队长了。”旁边的周萍忽的打断了霍笙的话,拉着霍笙朝赵卫东道谢。
  赵卫东倒是看出霍笙的意思了,他用半开玩笑半真的语气说:“怎么, 怕我吃了你,还是怕我克扣你的伙食,队上能收容的家里都把人挑的七七八八了, 就剩你一个没人要,我作为生产队队长, 也没办法。”
  霍笙:“……”剩她一个没人要?她不需要人供她伙食, 马上要端午了, 她已经想好用芦苇叶撞一笔钱, 赵卫东这话说的, 霍笙真是想上去给他两脚。
  “我给队上丢脸了,难为赵队长了。”霍笙拎着粮食口袋,瞪着眼珠看着赵卫东。
  赵卫东顺口接道,声音公正不阿,带着大队长的威严:“不为难,不为难,我是生产队队长,队上有任何问题我都会解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