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恩,我知道,我等闲下来就上公社去找支书。”村里农活繁,一年四季不是忙种就是忙收,她根本抽不开一点时间到县上的公社去。
  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车上的驾驶员看时候不早了,按着喇叭开始催人上车,还要到另外几个队上去接其他返城的知青,再耽搁,就晚了。
  叶红霞眼眶红了,笑着和霍笙说:“我走了。”她背着大背包朝霍笙招了招手,离开了这个他耗了大半青春的地方。
  汽车启动了,载着返城的知青回到他们梦寐以求的城里,到了城里,在村里下乡插队经验会成为知青们履历上浓重的一笔。
  叶红霞走后,霍笙少了个说话的人,不过她性格比以前好了许多,队上的女知青也帮衬着她一些,相处的倒是也不错。
  一连几天繁重的农活终于可以喘口气了,队长发话了,再干两天就是休息日,给大伙放松放松,于是,在最后的这两天里社员们干活时的激情比平常高了不少。
  霍笙扎在麦子堆里割麦子,不仔细看几乎看不到她纤细的身影,她现在干活水平提高了很多,镰刀和铲子也使的利索,尽管还是干的慢,但比开始的那几天好多了。
  她寻思着等休息日的时候要马上去公社找支书,拎两条烟去走走门路,呆在三队上,干活累且不说,更重要的是孙敬文时不时就来转悠,嘴里说是视察工作、检验社员们的工作质量,可笑眯眯的视线总停留在她身上徘徊,让霍笙恶心。
  霍笙现在更是不敢一个人落单,但她手里的活比其他人的重,经常是别人一早上都已经散了,她最后一个走,孙敬文的婆娘好几次都逮住霍笙还农具的时候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骂她拖了生产队的后腿,完全没有做成任何的贡献,总之还有噼里啪啦的一大堆。
  起初霍笙是听不懂她说的方言的,后来大概她骂的太难听,有个男知青就忍不住替霍笙说了几句,霍笙才明白这个地道的农家媳妇骂人真是除了脏字就找不到别的了。
  这天,霍笙到黄昏时才把手里的活干完,她拿起镰刀和铲子脚步飞快的去仓库把农具还了,不凑巧,她去的时候,守仓库的不是孙敬文的婆娘,而是孙敬文。
  霍笙脚下一顿,幸好现在不算晚,看了周围还有不少人在,虽然离这边不近,但也不远,她走上前去,把戴在手上的手套还了,又把农具放到仓库里,然后在登记册子归还的框框上打勾。
  她捏着笔,看到孙敬文伸出手来,飞快的把笔搁了,“孙队长,农具我还了,先走了。”
  “等等,霍知青,你跑什么。”孙敬文翻着手里的册子,看了看霍笙刚刚打勾的地方,认真负责道:“打完勾还得登记名字,不然谁知道是不是你自己还的,办事得按规章来,你们知青都是读书人,更是要按规章办事。”
  霍笙不得已转回身,拿起笔一气呵成的在登记册上潦草的写下自己的名字。
  孙敬文看着她捏着笔的手指,十指纤纤,指尖透着淡淡的粉,拿镰刀铲子割麦子可惜了,于是像个淳朴的农民和善的问:“这几天,干活累吗?想不想换个不那么辛苦的活?”
  “不辛苦,劳动最光荣!”霍笙头也不抬的喊了句口号。
  孙敬文脸上的笑减少了几分:“哦……你是知识青年,是该多劳动给队上的社员做榜样。”
  回去的时候,霍笙脚底跟踩了风火轮似的,一路都不待停的,直到拐到了一条道上,才转身看孙敬文模糊的声音还在仓库的位置,霍笙松了口气。
  再这样下去她神经都要衰弱了,明天再干一天就能休息,她得立马去找公社支书,孙敬文现在是一点也不避讳了。
  劳动了一天,霍笙身上都是汗,后背被汗浸湿了,她捏着衣裳口气,透透风,黄昏时的河沟村安安静静,一股凉风刮过,凉爽了不少,也消散了干了一天活的疲乏。
  前面是一片绿茵茵的玉米地,过了这片玉米地,再往前走个十几分钟就能到知青宿舍里。
  玉米地里长势喜人,郁郁葱葱,一些都打了穗,霍笙才走进玉米地,前面的道上就传来几声唰唰的脚步声和在说话的声音,她小心翼翼的捡起路边的一个石头,轻手轻脚往前走了几步。
  在霍笙前方的玉米道上,站着两个人在说话。
  “你看我哪不好?你瞧不上我,我们家要的彩礼也不高,不要你三十斤肉票,只要你娶,我就嫁,我一定好好伺候你,当你媳妇。”这是个女人的声音,声音听着年纪应该不大,普通话不标准,但还是蹩脚的说着。
  河沟村里除了插队的知青们说普通话,一般村里人方言重的都是不怎么说普通话的,说出来四不像,反倒惹人笑话,这个口音一听就是河沟村的,说着普通话,难不成是像哪个男知青表白呢。
  男知青们大多长得俊秀,受到村里姑娘的追捧倒是也不奇怪。
  “我是真喜欢你,想和你处对象,以后我和你说话,你别不理我。”女人又说话了,听声音像个胆大的。
  这是哪对小情侣上这来表白约会?真会挑地方,玉米地,多么隐秘的地方。
  “我有对象,你是知道的。”另一个人说话了,声音懒洋洋的带着笑意,霍笙听着这个男人的声音怪耳熟的,好像在哪听过似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