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7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再说黑市东西都贵,风险高还贵,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也不会到这里来交易,少吃一口好吃的死不了人,会来黑市的,多是家里人口多,买救命粮的,或者是有病人,孕妇什么的,想碰运气买营养品的。
  大家伙儿对美食和奢侈品真没有那么狂热,哪怕是那些宠孩子的也不会冒如此风险。
  因此来的人并不多,有时候一晚上都没有十个,更不可能有拉帮结伙的,人数超标这个问题很少发生。
  卖东西的人也是,没人会拿太多东西来卖,这年头家家都不富裕,哪有那么多余粮?
  再说,东西拿多了也显眼不是?
  大部分卖家的货物不过是一两斤米面,三五个鸡蛋而已。
  米面还多是粗粮。
  有些拿的稍微多点的,也没超过五斤,往怀里一塞,看着就是臃肿点罢了。
  欧荣虽然是生面孔,但一看身形就知道是个女的,又挎着篮子,是卖家。
  别说里面还有大把空地,就是没空地了,挤得满满当当的,警戒的也不会拦卖家。
  如果是生面孔,顶多就是问问罢了。
  这年头,买家永远比卖家多,同理,要不是实在困难,谁敢做这进局子的事儿。
  六零年代用重法,打击违法犯罪力度特别大,因为偷几块钱,几斤粮食,被判十几二十年的比比皆是。
  倒买倒卖可比小偷小摸厉害多了,抓到了轻则判几年重了吃花生米的都有。
  量刑多少,主要看卖的是什么。
  因为欧荣是女同志,警戒的连盘问这一块儿都省了,她轻轻松松就进去了。
  进去以后才知道她有多傻。
  空地里有五个人,瞅着一个拿东西的都没有,她还大摇大摆提着个篮子。
  刚才路上她还觉着东西拿少了……
  里面五个人里三个都是卖东西的,欧荣进来以后两个卖家已经完成交易准备走了。
  看欧荣提着个大篮子,好奇心驱使,跟着三个顾客一起来到欧荣这里。
  他们没说话,欧荣福至心灵,打开盖子一样一样掏出香皂,毛巾,雪花膏,和四件套,引来五声倒吸口气的声音。
  这些东西在六十年代,全是奢侈品。
  也就毛巾便宜点,堪比现代护肤品中的欧莱雅,香皂和雪花膏,都属于海蓝之谜,雅诗兰黛,兰蔻那个级别的。
  别看这几样东西供销社或者百货商场都有的卖,也没贵的多离谱,一个月工资都用不上,但是产量少,没票啊,有钱都买不到。
  布票倒是多一些,但欧荣拿出来那种料子,又鲜艳又漂亮,还那么大一块儿布,货架上看不着,得拿结婚证提前去供销社申请。
  不用结婚证的好看布料也有,还是那句话,在货架上你见都见不着。
  生产队那些没领证就结婚的,想买点结婚用的东西,两家所有的亲戚朋友一起发动,提前一两年就得开始攒东西了。
  尤其是硬水果糖,放个一年半载,等到结婚时候都过期了,还拿出来招待人很正常。
  奢侈品就不是刚需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