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74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大嫂痛快答应。
  心疼钱是肯定的,但东西是真好,小欧也没多要,虽说这套床单被罩整整花了她家老郭一个月工资,王大娘就是觉得值。
  她的这些孩子中王大娘最心疼的也是小女儿,早早下乡,一个女孩子在外头吃了太多苦了。
  所以小女儿出嫁,王大娘抱着补偿的心理,什么好东西都想给她招呼上。
  别的儿女有意见?
  她和老头挣的钱,想给谁就给谁,再说,早些年别的儿女没结婚,在她和老头身边,天□□来伸手饭来张口过日子的时候,他们咋就没意见呢?
  她小姑娘一天这样日子都没过过呢。
  六十二块钱加五斤粮票,孩子吃饭绰绰有余了,但还得整点肉票,没肉票吃不上肉菜,小孩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吃肉怎么行?
  而且爸妈的包裹一到,自行车票能拿出来了,是时候去黑市走一趟了。
  今晚就去。
  欧荣拿着钱和票出门去展飞学校,她只请了今天一上午的假,下午还得去上班,晚上不回来的话必须和钱展飞交代一声,顺便给他送钱,让她带晓丽去国营饭店吃饭,
  京市就两个高中部,现在能一路念出来的孩子本来就少,能考上高中的就更少了,展飞上的这所高中是京市唯一给工农子弟上的高中,很好找。
  老式的二层小楼,很破旧了,和机关小学比起来环境差远了,没有门卫,欧荣随随便便就进去了。
  欧荣不知道钱展飞在几班,只知道他上高三,马上就要毕业了。
  她来的时候学校里还在上课,欧荣没找到人问路,想随便敲个教室的门,还怕耽误学生们上课。
  教职办公室在哪呢?
  欧荣走了一圈,一楼没有,上二楼。
  才走了半截楼梯下课铃响了。
  整个校园瞬间沸腾。
  正好这时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欧荣以为他是学校里的老师,忙迎上去问:
  “同志你好,请问高三在哪个楼层?”
  男人回答:
  “二楼就是。”
  “那请问,你知道钱展飞在那个班吗?”
  欧荣又问。
  六十年代有个普遍现象,就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国民整体教育水平不高。
  三五个教职人员教全校学生的所有科目,有的老师还要教两个或两个以上科目,所以欧荣几乎断定他知道钱展飞。
  除非他不是老师。
  但这男人一看就三十五开外了,不是老师不可能。
  没什么不可能的,这时候别说高中生三十几岁了,二十多岁的小学生还比比皆是呢,反而真正七八岁的小学生,十二三岁的初中生才少见。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