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单亲妈妈 第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晓峰把三十全塞给欧荣:
  “什么借不借的,这本来就是我爹拿来给咱俩花的,都给你。”
  欧荣也没客气,接过钱对售票员说:
  “两张卧铺票,我和我女儿睡一个铺就行。”
  晓峰忙说:
  “一张,一张,我不要卧铺,我坐十六块八的就行。”
  这么多人排队,欧荣也怕售票员不耐烦,不好在窗口拉扯,就说:
  “那就一张我和女儿一起的卧铺票,一张坐票。”
  “七十六块八,把你们俩的介绍信也给我。”
  欧荣递过去八张大团结还有介绍信,售票员撕了两张车票连着三块二的找零一起扔给她们。
  接着拿着介绍信认真在本子上记录,买票的是谁,什么地方出具的介绍信,以及去什么地方,票价多少。
  趁着售票员登记的功夫,欧荣又问:
  “同志,我问一下,在车上可不可以补票的呀?”
  “可以,你要换票直接找列车员就行。”
  “谢谢你啊。”
  售票员登记完把介绍信还给她们。
  欧荣看了一下发车时间,还有三个小时。
  等车的时候她说要晓峰也买张卧铺的票,不然七天下来特别遭罪。
  无奈晓峰死活不同意。
  卧铺和坐票的价格整整差了40块,一整年的收入就为了舒服七天?打死他他都不干,晓峰宁愿遭罪。
  他们在候车室等了两个半小时左右,就开始检票了,欧荣带着孩子不方便,车票和介绍信都在晓峰手上。
  晓峰提着两大包吃的在前面开路,他先是把欧荣送进卧铺车厢,一看到车厢里的样子晓峰嘴巴都合不拢了。
  后世人们的生活好了,坐卧铺出行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人甚至五六个小时的车程都会选择买卧铺,但在现在,卧铺绝对不是一般人坐的起的。
  欧荣所在的小城市对卧铺需求不高,床位多的时候普通人也能买到,但是大城市就不同了,到处出差的人特别多,想坐卧铺还得单位出证明,一般只有领导和领导家属才能买。
  所以六十年代的火车卧铺相当于现代的飞机头等舱,干净,安静,宽敞,列车员服务态度好,里面的乘客也都很有素质,用晓峰的话来说,一看就是文化人。
  “我滴个乖乖,这比我家都舒坦。”
  晓峰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逗乐了同车厢的一个小姑娘。
  小姑娘穿着一身崭新的墨绿色军装,梳着两个麻花辫,年纪看起来十岁左右。
  ◎最新评论:
  -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