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第14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理学存在于大明一百五十年,走到今天,今天的大明,国泰民安、河清海晏。江南人都说,理学不合乎人性,因为今天的江南,不是南宋的江南!”
  !!!
  震耳发聩!
  皇上告诉他们,朱子先生的学说不是不好,可以批判,但不要为了批判去批判。
  “所有站在今天的立场,用今天的眼光,去看过去的人和事,都是耍流氓,是不可取。
  大明一统大江南北,大明不是南宋。可是,大明不是天生这样,大明经过慢慢一百五十年的波折,才有今天。朕告诉儒家人,要放开心胸,去容纳百家文化,朕今天也告诉你们,理学的创立之初,没有错。
  大明用理学一百五十年,也没有错。
  唯一的错,是大明在该出现新文化的时候,没有出现。我们要思考,为什么没有出现?怎么办?要的是行动。
  朕走遍大江南北,大明的北方和西部还有战争,大明的西南还困在山窝窝里,朕要让北方、西部、西南,都和江南一样繁华,一样安居乐业。诸位中有很多心学弟子,也有理学弟子,也有天文地理算法世家弟子,有三四千的工匠……一心报国,上下求索。
  朕知道,你们都是大明的好儿郎!
  朕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火器,要大明不再需要拿人头打仗;你们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医术,更好的作物种子,更好的马车,更好的路面……大明四通八达,道路通天。大明人肃清海路,开出山路!大明人人吃饱穿暖,读书进学,真正飞上月亮!”
  “亮”字长长久久地回响在人的心口。
  皇上今天的发言,对在场的人震动太大。
  皇上告诉学子们,不要因为,儒家不认可他们而苦恼。更不要为了儒家人的打压,而气馁。儒家人能为了家国天下,容下其他文化,墨家也能,墨家人不小气。
  “朕相信,你们一定可以,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火器,要大明不再需要拿人头打仗;你们一定可以研究出更好的医术,更好的作物种子,更好的马车,更好的路面……大明四通八达,道路通天。大明人肃清海路,开出山路。”
  皇上要他们,记得自己的使命,记到灵魂里,记到心坎上。
  “天下国家的根本,乃是‘安身立本’,何为‘安身’?‘百姓日用即道、家国有需即道。’甭管一个人,一个家,一个国,都要吃饱肚子,有房有车有活计做,这是‘安身’。”
  在场的人哭。
  看到小报的人,哭。
  平头老百姓,每天为了柴米油盐挣扎,每天为了一个铜板计较,他们也不想,他们也想享受人性繁华,体验人心富贵。
  可他们首先要活着。
  活着,是什么?是和平,没有战争。是衣食无忧,有铜板去听一个小曲儿,去买一本书学习……是有空闲去看看桂林的山水,吃吃澜沧江的大鱼……
  是日子有希望,有奔头。
  是有人看得见他们,看见他们的苦,听一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说句话。
  “皇上,你好好长大……”大明的老百姓哭完了,去给皇上上香,接着哭。
  内阁六部九卿一起叹气。皇上说的这些,很好。可这些,不是靠读书科举的士族,不是靠种地的老百姓,也不是靠跑商的商人,是靠工者!
  就连民间文人都感知到,皇上一句话,直接否决儒释道、理学心学的“形而上”,“上勾不到天,下够不到地、忒虚……”
  皇上就差直接说:“你们这些儒家人,有本事,你们也和王艮一样自学成才,从一个贫困人家的灶丁开始?你们有本事,也和王艮一样,门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发展门派,赤手以搏龙蛇?!”
  民间文人气得大吼:“那王艮能有今天,门人中不乏著名学者如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等人,子弟至五传共有五百人,那还不是王守仁提携的功劳?”
  众人齐齐去找王守仁,管管你的学生,带坏皇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