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3 / 4)
花妈妈和吕妈妈你看我、我看你的,一时间竟然没人说话。
隔了好一会儿,吕妈妈才开口道:“您这是不打算回袁府的意思?”
袁璐这才想起来自己事先没给她们说过自己的打算,就算是叫李德全去外头看地皮、看房子,也只是吩咐了这么一个事儿,具体的用途是一点没提。
她暗骂自己是吃的太安逸了,血都流到胃里了,犯傻呀!
袁璐勉强地笑了笑,“这不就是一个打算吗?他说要给我买个别院,我想想自己做的是也不是受不住。收了便收了吧。这收下了当然也不能荒废,总要去住上一住的。”
青江却道:“您刚才说的好像是说在这别院里挖个大湖,最好能夏日泛舟的,这也是难得去住上一住才想的?”
袁璐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吧,我也不瞒着你们了。我是不会回袁府的,再有一月,齐国公回来之日,朝廷封赏下来之时,我跟成国公和离后就会搬到那别院住。你们要乐意跟着我呢,就还跟着,要是不乐意,也没事,袁府的大门肯定还为你们敞开。”
她们几人又是互相看了好几眼,吕妈妈又道:“您这意思是要自立门户了?如今这世道,您一介女流,如何的安身立命?再说这外头的名声,您还要不要了?”
如果说之前袁璐对自己的隐瞒还有些理亏,这时却不得不反驳了,“现在这世道再难,我有爹娘、有哥哥,又不是真的一个人活下去了。且我之前也打听过了,这满京城的望门寡妇也不少,多的是搬出去一个人住的。怎么人家能活,我就不能活了?我要真是那样柔弱的人,这半年来就不可能将日子给过下来!”
吕妈妈又劝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您现在这样说话,都是想得好,等到时候遇了难处,身边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袁璐也知道吕妈妈是为了自己的好,却还是觉得这忠言太逆耳了些。她自问不是软弱可欺的那等人,手上有钱,还能背靠朝中的爹和哥哥,就算是成国公,肯定也会念着这件时间的情分,帮衬一二。她所求的也不多,不过是求个安稳自在,怎么就不能了?
吕妈妈见她脸色没了笑,就没继续说。袁璐虽待她们和善没架子,也不是那种能让人爬到头上的主子。花妈妈就打圆场道:“我们这也是为了您好,怕您以后在外头过的艰难了。”
三观不和,袁璐既没办法说服她们,也做不到硬把自己拗成跟她们一样的性子,就摆了摆手说:“恩,我还是那句话,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回袁府。只一句,谁要是敢把我今日的话传出去,我定不轻饶。”她就是怕她们又用自己的好心,去干预她的人生。
吕妈妈等人便齐声应了“是”,依次退了出去。
☆、第71章 提议
第七十一章
隔天一大早,袁璐又开始为澈哥儿和汐姐儿屋子里下人的事忙活。
这天恰逢要早朝的日子,辰时刚过,就有个高斐的贴身小厮从宫里提前回来报信了,说是前线又传来捷报,齐国公大破敌军,虏获大量战马,正从边关运回来。
皇帝在早朝上就对齐国公下了封赏,升他做了后军左都督。连带着成国公高斐,也被擢升为中军都督同知。当然这个分到哪个军也是有说法的,齐国公一心想把鞑靼打回老家,后军就是掌管北部国防的。高斐是要留在京城的,中军的位置则是刚好。
大耀历来武将都很难升迁,尤其是三品以上。很多武将一辈子都没能捞到一个一二品大员当当。皇帝是宁愿将职位空缺,将兵权握在自己手里,都不愿意轻易将军权分出去。也因为这样,齐、成两位国公的同时升迁,算的上本朝一件大事了。
对成国公府来说,这就更是一件大事了。
高斐人还没出宫,就先递了信儿,让身边的小厮先回来报喜了。
袁璐正好在老太太的院子里,跟着听了一耳朵,也是跟着止不住地高兴,封赏下来了,多好呀!当时她和高斐约定的不就是他加官进爵之后么。
老太太乐呵地让人给来报信的小厮封了十两银子的喜钱。
袁璐就说:“国公爷眼看着一会儿就该下朝了,我这就去备饭,等他回来了,咱们一起吃着说。”
老太太见她这么积极,就也说:“好,好,你去准备准备,我去给你公爹上柱香,再让人封赏钱,今天咱们阖府上下都有赏。”
两人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了。可一直等到午时,都没见高斐回来,袁璐都要以为是皇帝在宫里赏了饭了。
老太太看三个孩子等的也辛苦,就说先吃吧,让厨房准备着他的就好。
就在吃饭才都上桌,碗筷都摆好了的档口,高斐回来了。
老太太一脸喜色,嘴都笑的合不拢了,见着儿子回来了就要拉着他问。 ↑返回顶部↑
隔了好一会儿,吕妈妈才开口道:“您这是不打算回袁府的意思?”
袁璐这才想起来自己事先没给她们说过自己的打算,就算是叫李德全去外头看地皮、看房子,也只是吩咐了这么一个事儿,具体的用途是一点没提。
她暗骂自己是吃的太安逸了,血都流到胃里了,犯傻呀!
袁璐勉强地笑了笑,“这不就是一个打算吗?他说要给我买个别院,我想想自己做的是也不是受不住。收了便收了吧。这收下了当然也不能荒废,总要去住上一住的。”
青江却道:“您刚才说的好像是说在这别院里挖个大湖,最好能夏日泛舟的,这也是难得去住上一住才想的?”
袁璐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吧,我也不瞒着你们了。我是不会回袁府的,再有一月,齐国公回来之日,朝廷封赏下来之时,我跟成国公和离后就会搬到那别院住。你们要乐意跟着我呢,就还跟着,要是不乐意,也没事,袁府的大门肯定还为你们敞开。”
她们几人又是互相看了好几眼,吕妈妈又道:“您这意思是要自立门户了?如今这世道,您一介女流,如何的安身立命?再说这外头的名声,您还要不要了?”
如果说之前袁璐对自己的隐瞒还有些理亏,这时却不得不反驳了,“现在这世道再难,我有爹娘、有哥哥,又不是真的一个人活下去了。且我之前也打听过了,这满京城的望门寡妇也不少,多的是搬出去一个人住的。怎么人家能活,我就不能活了?我要真是那样柔弱的人,这半年来就不可能将日子给过下来!”
吕妈妈又劝道:“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您现在这样说话,都是想得好,等到时候遇了难处,身边连个帮衬的人都没有。”
袁璐也知道吕妈妈是为了自己的好,却还是觉得这忠言太逆耳了些。她自问不是软弱可欺的那等人,手上有钱,还能背靠朝中的爹和哥哥,就算是成国公,肯定也会念着这件时间的情分,帮衬一二。她所求的也不多,不过是求个安稳自在,怎么就不能了?
吕妈妈见她脸色没了笑,就没继续说。袁璐虽待她们和善没架子,也不是那种能让人爬到头上的主子。花妈妈就打圆场道:“我们这也是为了您好,怕您以后在外头过的艰难了。”
三观不和,袁璐既没办法说服她们,也做不到硬把自己拗成跟她们一样的性子,就摆了摆手说:“恩,我还是那句话,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就回袁府。只一句,谁要是敢把我今日的话传出去,我定不轻饶。”她就是怕她们又用自己的好心,去干预她的人生。
吕妈妈等人便齐声应了“是”,依次退了出去。
☆、第71章 提议
第七十一章
隔天一大早,袁璐又开始为澈哥儿和汐姐儿屋子里下人的事忙活。
这天恰逢要早朝的日子,辰时刚过,就有个高斐的贴身小厮从宫里提前回来报信了,说是前线又传来捷报,齐国公大破敌军,虏获大量战马,正从边关运回来。
皇帝在早朝上就对齐国公下了封赏,升他做了后军左都督。连带着成国公高斐,也被擢升为中军都督同知。当然这个分到哪个军也是有说法的,齐国公一心想把鞑靼打回老家,后军就是掌管北部国防的。高斐是要留在京城的,中军的位置则是刚好。
大耀历来武将都很难升迁,尤其是三品以上。很多武将一辈子都没能捞到一个一二品大员当当。皇帝是宁愿将职位空缺,将兵权握在自己手里,都不愿意轻易将军权分出去。也因为这样,齐、成两位国公的同时升迁,算的上本朝一件大事了。
对成国公府来说,这就更是一件大事了。
高斐人还没出宫,就先递了信儿,让身边的小厮先回来报喜了。
袁璐正好在老太太的院子里,跟着听了一耳朵,也是跟着止不住地高兴,封赏下来了,多好呀!当时她和高斐约定的不就是他加官进爵之后么。
老太太乐呵地让人给来报信的小厮封了十两银子的喜钱。
袁璐就说:“国公爷眼看着一会儿就该下朝了,我这就去备饭,等他回来了,咱们一起吃着说。”
老太太见她这么积极,就也说:“好,好,你去准备准备,我去给你公爹上柱香,再让人封赏钱,今天咱们阖府上下都有赏。”
两人就各自去忙各自的了。可一直等到午时,都没见高斐回来,袁璐都要以为是皇帝在宫里赏了饭了。
老太太看三个孩子等的也辛苦,就说先吃吧,让厨房准备着他的就好。
就在吃饭才都上桌,碗筷都摆好了的档口,高斐回来了。
老太太一脸喜色,嘴都笑的合不拢了,见着儿子回来了就要拉着他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