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2 / 4)
孙嬷嬷就笑道:“您放心吧,且不说咱们府素来都有二爷看着,就算是只剩高大、高二,您还能不信他们?”
老太太砸吧砸吧了嘴,想到那高大高二小时候连口饭都想着省下来给她生的孩子吃,大了就更别说了,老国公那是想让他们自己出去立府当家的,是他俩不同意,硬是不肯走。后来老国公突然没了,他俩更坚定地在府里扎根了。
“您就放心吧,”孙嬷嬷道,“夫人已经传过话了,府里的账都是十分清楚的,东西都在呢。今天恐怕是在忙别的。”
老太太过去是就怕过年过节的,今年这个年才叫过的开心,什么都不用担心,抖着腿哼着小曲儿,每天听儿媳妇那边着人来报告就行。她就觉着,等儿子回来了,一家团聚,真是没有比这再舒心的日子了。
“让厨房给她送点宵夜吧,听说她夜夜要忙到亥时,也让人去传话让她早些歇着。”
孙嬷嬷应了一声,让人下去准备了。
老太太又自顾自地说:“我可不是心疼她,就是怕她累出病来,府中就没人来操持这些了。”
孙嬷嬷扭过脸,又是一阵偷笑。
☆、第29章 除夕
府里的东西都点算完了,袁璐又开始忙着自己的嫁妆。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她娘陈氏还是派了人来帮她。可以说这上面都是她娘在出力。
公中的银钱没有亏损,她和她姐姐的嫁妆盈利的也都划出来了,袁璐也要给下人制定福利标准了。
往年府里都是有脸面的赏点料子做身新衣服,还有赏银子的,但也是看运气,像主子身边近身伺候的,过年肯定能得几个银锞子。至于干粗活的那些,也就是一人发十几个钱。
在袁璐看来,这样的管理是很不科学的,很难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的。虽然这下人们大部分都是有卖身契的,给不给钱的都是主子说了算,但是同一件事,心里不愿意地做和全力以赴做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而且过年嘛,谁不想府里其乐融融,欢欢喜喜的。
反正事情也够多了,也不在乎添两件。袁璐把衣服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码,再安排了人去登记,就像现代的工作服一样,每个人都报上了一个码,然后统计出数字,统一做了一大批衣服。
而且为了好区分,每个院子的衣服颜色都是不同的。老太太那里的人都是银朱色,汐姐儿那里是栀子色,泓哥儿那里是若竹色,澈哥儿那里是蔚蓝,至于袁璐自己院子里就选了最娇俏的牡丹色。
当然这是吕妈妈最后决定的,袁璐的原话是——
“老太太那里选庄重点的,你上次给我看的那个深红的就很不错。姐儿那儿给个粉嫩的颜色,像蛋黄的那种嫩嫩的黄的,两个哥儿就一个绿一个蓝,我院子里来个粉红的最好了。”
吕妈妈心领神会地去安排了。
当然袁璐这时候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喜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院子里大部分都是粗使婆子。结果这个年后她院子里所有膀大腰圆的妈妈都变成了冒着粉红色泡泡的梦幻风。
因为做的是粗使下人的衣服,所以样子就选的最简单的直筒身的棉袄。也不用讲究什么工艺,袁璐直接外包给高斓的针线作坊了。
而主子身边的体面丫鬟,袁璐还是照旧例,一人赏了两匹布。当然中间料子的好坏还得根据亲疏远近来分。
老太太那里有个孙嬷嬷,那必须是按最高标准给的。下面就是袁璐身边的三个妈妈。
好在史妈妈和吕妈妈都是得力的,袁璐动动嘴皮子,她们都能妥帖地安排好了。
既然下人都有了新衣服,他们几个主子身上就更别说了。
三个孩子是见天地长高,袁璐就想着给他们一人做一身大红色的新衣服。后来等做出来她一看,大红色的小袄子小裤子,上面是金线绣的各种纹样。又可爱又精致。
袁璐又给自己做了一身,这就跟亲子服似的。
后来她把衣服撑先给老太太过目,老太太看完也挺喜欢的,袁璐随口就说了句:“咱们府里的针线娘子真是得力的很,我想着给自己也做一身,到时候过年三个人就穿成一样的。就算到了宫里,人家一看就知道咱们是一家。”
刚还带着笑的老太太忽然就脸上笑影了,放了小衣服道:“你当你还小呢?还跟孩子们一道。”
袁璐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也不接她的话茬,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返回顶部↑
老太太砸吧砸吧了嘴,想到那高大高二小时候连口饭都想着省下来给她生的孩子吃,大了就更别说了,老国公那是想让他们自己出去立府当家的,是他俩不同意,硬是不肯走。后来老国公突然没了,他俩更坚定地在府里扎根了。
“您就放心吧,”孙嬷嬷道,“夫人已经传过话了,府里的账都是十分清楚的,东西都在呢。今天恐怕是在忙别的。”
老太太过去是就怕过年过节的,今年这个年才叫过的开心,什么都不用担心,抖着腿哼着小曲儿,每天听儿媳妇那边着人来报告就行。她就觉着,等儿子回来了,一家团聚,真是没有比这再舒心的日子了。
“让厨房给她送点宵夜吧,听说她夜夜要忙到亥时,也让人去传话让她早些歇着。”
孙嬷嬷应了一声,让人下去准备了。
老太太又自顾自地说:“我可不是心疼她,就是怕她累出病来,府中就没人来操持这些了。”
孙嬷嬷扭过脸,又是一阵偷笑。
☆、第29章 除夕
府里的东西都点算完了,袁璐又开始忙着自己的嫁妆。但是因为她对自己的东西都不是很清楚,她娘陈氏还是派了人来帮她。可以说这上面都是她娘在出力。
公中的银钱没有亏损,她和她姐姐的嫁妆盈利的也都划出来了,袁璐也要给下人制定福利标准了。
往年府里都是有脸面的赏点料子做身新衣服,还有赏银子的,但也是看运气,像主子身边近身伺候的,过年肯定能得几个银锞子。至于干粗活的那些,也就是一人发十几个钱。
在袁璐看来,这样的管理是很不科学的,很难调动大家工作的积极性的。虽然这下人们大部分都是有卖身契的,给不给钱的都是主子说了算,但是同一件事,心里不愿意地做和全力以赴做出来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而且过年嘛,谁不想府里其乐融融,欢欢喜喜的。
反正事情也够多了,也不在乎添两件。袁璐把衣服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码,再安排了人去登记,就像现代的工作服一样,每个人都报上了一个码,然后统计出数字,统一做了一大批衣服。
而且为了好区分,每个院子的衣服颜色都是不同的。老太太那里的人都是银朱色,汐姐儿那里是栀子色,泓哥儿那里是若竹色,澈哥儿那里是蔚蓝,至于袁璐自己院子里就选了最娇俏的牡丹色。
当然这是吕妈妈最后决定的,袁璐的原话是——
“老太太那里选庄重点的,你上次给我看的那个深红的就很不错。姐儿那儿给个粉嫩的颜色,像蛋黄的那种嫩嫩的黄的,两个哥儿就一个绿一个蓝,我院子里来个粉红的最好了。”
吕妈妈心领神会地去安排了。
当然袁璐这时候考虑的只是个人的喜好,但是没想到自己的院子里大部分都是粗使婆子。结果这个年后她院子里所有膀大腰圆的妈妈都变成了冒着粉红色泡泡的梦幻风。
因为做的是粗使下人的衣服,所以样子就选的最简单的直筒身的棉袄。也不用讲究什么工艺,袁璐直接外包给高斓的针线作坊了。
而主子身边的体面丫鬟,袁璐还是照旧例,一人赏了两匹布。当然中间料子的好坏还得根据亲疏远近来分。
老太太那里有个孙嬷嬷,那必须是按最高标准给的。下面就是袁璐身边的三个妈妈。
好在史妈妈和吕妈妈都是得力的,袁璐动动嘴皮子,她们都能妥帖地安排好了。
既然下人都有了新衣服,他们几个主子身上就更别说了。
三个孩子是见天地长高,袁璐就想着给他们一人做一身大红色的新衣服。后来等做出来她一看,大红色的小袄子小裤子,上面是金线绣的各种纹样。又可爱又精致。
袁璐又给自己做了一身,这就跟亲子服似的。
后来她把衣服撑先给老太太过目,老太太看完也挺喜欢的,袁璐随口就说了句:“咱们府里的针线娘子真是得力的很,我想着给自己也做一身,到时候过年三个人就穿成一样的。就算到了宫里,人家一看就知道咱们是一家。”
刚还带着笑的老太太忽然就脸上笑影了,放了小衣服道:“你当你还小呢?还跟孩子们一道。”
袁璐一时也摸不着头脑,也不接她的话茬,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