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启程(2 / 3)
“没事,身为游牧民族的戎族人,早就习惯了相聚和分离,毕竟,聚聚散散本就是人之常情。”偏头看一眼身旁的陆绍云,打起精神来的夏霜寒微笑道:“庭轩,接下来,我们是不是该依照你的要求,在离京之前,到我娘亲的坟前去看一看了?”
六月初六,这是一个多云并且凉爽的日子,同时也是陆绍云在夏霜寒的带领下,前往普叶山后山,拜祭夏霜寒过世的娘亲的日子。
茂密的树林投下的阴凉中,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打头朝前的夏霜寒一边向山上攀登,一边向陆绍云介绍起了戎族人的丧葬习俗。
“庭轩你是知道的,戎族人不信鬼神,不信来生,所以我们对于汉人的扫墓、祭拜,尤其是烧纸钱的行为,其实是理解不了的。我娘生前就常说,扫墓上坟那都是活人演给其他活人看的。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这种假装出来的孝子有什么意思,不过都是为自己绷面子,做戏罢了。”
“当然,我不否认汉人为亲人立碑造墓有精神寄托和缅怀先人的用意在里面,但我们戎族人,却是不喜欢这样做的。”
“我们戎族人始终认为,人死了就是尘归尘、土归土,与其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为过世的人搞什么大操大办的丧事,不如把那些被各种庞大的坟墓所抢占的活人的生存地盘让出来,在其上遍植花草树木,用自己残破的躯体回馈土地,滋养那些新萌芽的生命。”
绿荫如盖的林间小路上,夏霜寒一边回忆着自己娘亲故去前的往事,一边道:“当初我娘去世时,她原本的愿望是想按戎族的习俗进行树葬,在自己的尸体上方栽植一棵她最喜欢的香樟树的。可是为了我爹,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那你呢?”看一眼带路走在前方,语气中对汉人的丧葬习俗很有些不以为然的夏霜寒,陆绍云的心中禁不住有些慌乱:该不会等我过世的时候,连和霜寒躺在同一个墓穴里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吧?
“我?”从陆绍云并未问完的话语中明白他心中所想的夏霜寒笑道:“如果在我生前,我的夫君能够满足我对婚姻生活的要求,那我在死后舍弃树葬,和‘生同衾’的夫君‘死同穴’,又有何不可呢?”
回头看一眼在闻听此言后又情不自禁地将思路转移到“入赘”一事上的陆绍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谈论此话题的好时机的夏霜寒,开口谈起了别的事情。“庭轩,对于哈兹鲁伯伯在临出发前所说起的‘定国公府找理由上门退亲以保住自家颜面’的说法,你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相比起用退亲来掩盖‘真相’的做法,把你逃婚的消息传扬出去要更为可取。”将心思转移到夏霜寒的问题上的陆绍云坦诚道:“在去年年末归京之前,常年来我一直都驻守在距离娜鸣村最近的关隘桐城关。在那里,当地的桐城守军中,但凡是家在京城的将士,就没有哪个和我没有交情的。”
“所以我认为,借着他们和自己身在京中的亲眷们互通往来的消息渠道,将你‘逃婚’的消息传到边关去,这样更能打消娜鸣村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哨兵’们,对突然出现在村中的我们的怀疑与戒心。”
“毕竟,就算一开始‘哨兵’们不相信我们的片面之词,有边关那么多与我相熟的士兵谈论此事,你逃婚的事情还岂能有假?嗯,霜寒你说呢?”
“我说?我说啊,就算我逃婚的事情是真的,并且国公爷本着报恩的初衷,为了给陆夏两家彼此都留下一些最后的颜面,从而选择了用退婚的方式掩盖住我私奔的事实。你的母亲世子夫人,恐怕也是不能答应的。”
“首先,虽然把我逃婚的事情宣扬出去,势必引发‘陆五公子居然被一个翰林家的小姐看不上’这样的言论,并可能因此伤害到你身为男人的自尊心。可是,定国公不在意陆夏两家之间的门第差距而坚持要将我迎娶进门,这样的做法本就算是为报恩情而仁至义尽了。”
“我自己不知道你的好,一心要逃婚,那是我眼拙,怪不得定国公府。所以,逃婚的事情就算传扬出去,相比起我爹的‘教女无方’和我的‘淫奔无耻’,陆家所受的非议也实在有限。”
“其次,相比起用退婚的方式将某些诸如,‘陆绍云定然是身有痼疾,所以才不沾染女色,未过门的妻子也和别人跑了’的言论扼杀在萌芽里,‘看过人家姑娘的身子又随意退婚’,这样对整个定国公府的名声都有损的传言明显更为不利。”
“因此,为着整个家族着想,将‘不是我们言而无信不想娶,是那夏霜寒有眼无珠不想嫁”的说法传扬出去,才更能维护定国公府的声誉。”
“最后,庭轩你别忘了,现如今的你在你母亲的眼里可是有着断袖的嫌疑的。你母亲若是不把这桩婚事之所以会搞砸的所有过错都推到我头上,把你摘得个一干二净,到时候让你找到借口不肯成亲怎么办?”
“更何况,现在‘熙然已经南下了’,你觉得你在他离京后不久且并未成婚的情况下也跟着南下,你母亲会怎么想?”
“这个......虽然事情是有些难以应付,但是,我和祖父已经合计好了,所以你不用担心。只是......”
凉风习习的山道上,陆绍云忽然想起了曾经满心满眼都是对他的仰慕与信赖,并且总是甜甜地笑着管他叫“庭轩哥哥”的夏朝阳。
在为夏朝阳那“自从定国公府到夏家下娉后,就再也不拿正眼看他”的行为感到黯然的同时,陆绍云好奇道:“朝阳不是知道你没有情郎的么?那私奔对象的身份,你准备如何对他解释?”
“这太好办了,”依旧朝前带路的夏霜寒头也不回道:“朝阳本就认为我是单独一人上路逃婚的,所以,只要在出发之前告诉他,我留下的信笺上所说的情郎,只不过是为了让陆家趁早死心,所以才编出来的,他自然就会接受了。”
说话间,树叶摩擦的沙沙声中,夏霜寒和陆绍云抵达了他们今日的目的地。
简陋的坟墓除了一块无字的石碑,就只有石碑后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包。两人眼前既没有砖块修葺的坟冢,更不见精雕细刻的墓碑。
“到了,就是这里。”凝视着面前无字的石碑,夏霜寒轻声道:“依照戎族人的习俗,如果有人想念自己过世了的亲人,那么他就会到当初埋葬亲人的地方,和尸骸上方栽种的那棵树木说说话。除草、修葺或者带着食物、酒水和纸钱之类的东西上来拜祭,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
“那,如果我有什么话想对你母亲说,现在就这么直接说就可以了么?”除了无主的孤坟,从来也没见过像面前这座坟冢一样简陋的坟墓的陆绍云,面露迟疑。
“是,你随意。依据我们戎族人的传统,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他人是不旁听的。所以,我去走走,一会再过来。”
看着转身离去,慢慢消失在树林里的夏霜寒,陆绍云很想把她挽留住,好让她听一听他即将对她母亲说的话。 ↑返回顶部↑
六月初六,这是一个多云并且凉爽的日子,同时也是陆绍云在夏霜寒的带领下,前往普叶山后山,拜祭夏霜寒过世的娘亲的日子。
茂密的树林投下的阴凉中,蜿蜒曲折的山间小路上,打头朝前的夏霜寒一边向山上攀登,一边向陆绍云介绍起了戎族人的丧葬习俗。
“庭轩你是知道的,戎族人不信鬼神,不信来生,所以我们对于汉人的扫墓、祭拜,尤其是烧纸钱的行为,其实是理解不了的。我娘生前就常说,扫墓上坟那都是活人演给其他活人看的。活着不孝、死了乱叫,这种假装出来的孝子有什么意思,不过都是为自己绷面子,做戏罢了。”
“当然,我不否认汉人为亲人立碑造墓有精神寄托和缅怀先人的用意在里面,但我们戎族人,却是不喜欢这样做的。”
“我们戎族人始终认为,人死了就是尘归尘、土归土,与其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为过世的人搞什么大操大办的丧事,不如把那些被各种庞大的坟墓所抢占的活人的生存地盘让出来,在其上遍植花草树木,用自己残破的躯体回馈土地,滋养那些新萌芽的生命。”
绿荫如盖的林间小路上,夏霜寒一边回忆着自己娘亲故去前的往事,一边道:“当初我娘去世时,她原本的愿望是想按戎族的习俗进行树葬,在自己的尸体上方栽植一棵她最喜欢的香樟树的。可是为了我爹,她最终还是放弃了。”
“那你呢?”看一眼带路走在前方,语气中对汉人的丧葬习俗很有些不以为然的夏霜寒,陆绍云的心中禁不住有些慌乱:该不会等我过世的时候,连和霜寒躺在同一个墓穴里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吧?
“我?”从陆绍云并未问完的话语中明白他心中所想的夏霜寒笑道:“如果在我生前,我的夫君能够满足我对婚姻生活的要求,那我在死后舍弃树葬,和‘生同衾’的夫君‘死同穴’,又有何不可呢?”
回头看一眼在闻听此言后又情不自禁地将思路转移到“入赘”一事上的陆绍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谈论此话题的好时机的夏霜寒,开口谈起了别的事情。“庭轩,对于哈兹鲁伯伯在临出发前所说起的‘定国公府找理由上门退亲以保住自家颜面’的说法,你怎么看?”
“我个人认为,相比起用退亲来掩盖‘真相’的做法,把你逃婚的消息传扬出去要更为可取。”将心思转移到夏霜寒的问题上的陆绍云坦诚道:“在去年年末归京之前,常年来我一直都驻守在距离娜鸣村最近的关隘桐城关。在那里,当地的桐城守军中,但凡是家在京城的将士,就没有哪个和我没有交情的。”
“所以我认为,借着他们和自己身在京中的亲眷们互通往来的消息渠道,将你‘逃婚’的消息传到边关去,这样更能打消娜鸣村里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哨兵’们,对突然出现在村中的我们的怀疑与戒心。”
“毕竟,就算一开始‘哨兵’们不相信我们的片面之词,有边关那么多与我相熟的士兵谈论此事,你逃婚的事情还岂能有假?嗯,霜寒你说呢?”
“我说?我说啊,就算我逃婚的事情是真的,并且国公爷本着报恩的初衷,为了给陆夏两家彼此都留下一些最后的颜面,从而选择了用退婚的方式掩盖住我私奔的事实。你的母亲世子夫人,恐怕也是不能答应的。”
“首先,虽然把我逃婚的事情宣扬出去,势必引发‘陆五公子居然被一个翰林家的小姐看不上’这样的言论,并可能因此伤害到你身为男人的自尊心。可是,定国公不在意陆夏两家之间的门第差距而坚持要将我迎娶进门,这样的做法本就算是为报恩情而仁至义尽了。”
“我自己不知道你的好,一心要逃婚,那是我眼拙,怪不得定国公府。所以,逃婚的事情就算传扬出去,相比起我爹的‘教女无方’和我的‘淫奔无耻’,陆家所受的非议也实在有限。”
“其次,相比起用退婚的方式将某些诸如,‘陆绍云定然是身有痼疾,所以才不沾染女色,未过门的妻子也和别人跑了’的言论扼杀在萌芽里,‘看过人家姑娘的身子又随意退婚’,这样对整个定国公府的名声都有损的传言明显更为不利。”
“因此,为着整个家族着想,将‘不是我们言而无信不想娶,是那夏霜寒有眼无珠不想嫁”的说法传扬出去,才更能维护定国公府的声誉。”
“最后,庭轩你别忘了,现如今的你在你母亲的眼里可是有着断袖的嫌疑的。你母亲若是不把这桩婚事之所以会搞砸的所有过错都推到我头上,把你摘得个一干二净,到时候让你找到借口不肯成亲怎么办?”
“更何况,现在‘熙然已经南下了’,你觉得你在他离京后不久且并未成婚的情况下也跟着南下,你母亲会怎么想?”
“这个......虽然事情是有些难以应付,但是,我和祖父已经合计好了,所以你不用担心。只是......”
凉风习习的山道上,陆绍云忽然想起了曾经满心满眼都是对他的仰慕与信赖,并且总是甜甜地笑着管他叫“庭轩哥哥”的夏朝阳。
在为夏朝阳那“自从定国公府到夏家下娉后,就再也不拿正眼看他”的行为感到黯然的同时,陆绍云好奇道:“朝阳不是知道你没有情郎的么?那私奔对象的身份,你准备如何对他解释?”
“这太好办了,”依旧朝前带路的夏霜寒头也不回道:“朝阳本就认为我是单独一人上路逃婚的,所以,只要在出发之前告诉他,我留下的信笺上所说的情郎,只不过是为了让陆家趁早死心,所以才编出来的,他自然就会接受了。”
说话间,树叶摩擦的沙沙声中,夏霜寒和陆绍云抵达了他们今日的目的地。
简陋的坟墓除了一块无字的石碑,就只有石碑后一个长满杂草的小土包。两人眼前既没有砖块修葺的坟冢,更不见精雕细刻的墓碑。
“到了,就是这里。”凝视着面前无字的石碑,夏霜寒轻声道:“依照戎族人的习俗,如果有人想念自己过世了的亲人,那么他就会到当初埋葬亲人的地方,和尸骸上方栽种的那棵树木说说话。除草、修葺或者带着食物、酒水和纸钱之类的东西上来拜祭,这样的事情我们是不会做的。”
“那,如果我有什么话想对你母亲说,现在就这么直接说就可以了么?”除了无主的孤坟,从来也没见过像面前这座坟冢一样简陋的坟墓的陆绍云,面露迟疑。
“是,你随意。依据我们戎族人的传统,生者对死者的哀思,他人是不旁听的。所以,我去走走,一会再过来。”
看着转身离去,慢慢消失在树林里的夏霜寒,陆绍云很想把她挽留住,好让她听一听他即将对她母亲说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