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太学教材引动荡(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洛阳城,太学。
  昨天下午,李中庸收到了师父编写完善了的教材。可是如何将教材推广?是李中庸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
  用竹简来抄写教材,实在是太不方便。
  其实如何推广教材,李中庸请教过师父。但陈彦至说,让他自己想办法。
  李中庸想过用丝绸来书写,可那样太浪费,成本太高。不现实。
  最后,李中庸还是决定用纸张来书写。
  蔡伦发明纸张,已经有一百多年。只是,蔡侯纸,非常粗糙,并不是很适合书写。想要用纸张来书写传承文字,必须要改良纸张才行。
  好在李中庸已经是“活死人”的境界,真要专心专研一件事情,想要找到办法解决问题,不在话下。
  只是所花的时间长短而已。
  ……………………
  李中庸改良造纸工艺,花了近半个月的时间,终于造出了洁白的宣纸。
  拿到第一张宣纸,李中庸心中激动,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正心诚意”四个大字。
  “哈哈。”李中庸笑着说道,“师父,我终于找到了推广文字的办法。”
  造出宣纸,李中庸还特意写信给师父报喜。
  他本以为,师父会非常高兴。
  可没有想到陈彦至的回信非常平淡,只是说了一个字“好”。
  至此,李中庸才知道,师父的心境是真正到了古井不波境界,不是自己能比的。
  ………………
  李中庸一直记着师父的话,世上聪明的人不少。为了不落后于人,李中庸每天都是如履薄冰,克己修身,不断进步。
  无论是习文还是练武。
  李中庸想要提升心境,达到传说中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可是,心灵境界,岂是那么好提升的?
  就目前来说,整个大汉境内,心境达到了天人合一以上的人,李中庸只知道三个,师父、王越、南华仙人。
  李中庸的武艺主修是太极拳,而不是陈彦至的养生导引术。因为他觉得太极拳更合适自己。
  李中庸的太极拳,已经到了至柔至刚,中正安舒的境界。有了这一身武艺和学识,天下之大,他哪儿都可以去得。
  最近,李中庸结识了一个朋友,杨修。
  杨修,字德祖,二十多岁,极为聪明,文采,非常出众。若是比文采,李中庸未必能赢杨修。
  杨修还没有到“活死人”的境界,但相差不远了。杨修虽然出生于士族杨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李中庸相信,杨修绝对没有自己学到的东西多。就修身来说,杨修肯定没有高明的老师指点,杨修甚至不会武艺。
  要是杨修能拜在师父门下,李中庸觉得,此刻杨修的成就,绝对在自己之上。
  说到杨修,李中庸便想起了才三岁的曹冲,那真是个聪慧异常的小不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