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日常 第1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从赵氏离席,老童生里正就一直盯着她,想看她去作甚,如今见她这般处理,心里直感叹到,这顾家是真的不一样了啊,就连赵氏都不像以前那般横冲直撞了。
  他把旱烟抽得烟雾缭绕,心里也做了决定,回去就把小孙儿送去读书,只有读书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这次的酒席算是客尽主欢,不过等散席的时候,觉有几家留着没走。
  赵氏目光扫去,哟,竟都是她的亲家,就连她哥哥嫂嫂都来了,只因小儿媳也是她娘家媳妇。
  老顾头早就因喝得太多被扶到房里歇着去了,几个儿子在赵氏这个当娘的面前也不怎么做主,最后四个亲家就只能找赵氏做主了。
  赵氏眼珠转了转,还是没想到这几家人是想打什么主意,便直接开口了,“说罢,几位亲家怎的没回去歇着,待会儿可要天黑了啊。”
  几家人相互望望,最后还是赵氏的哥嫂先开口,“大妹啊,俺们听说五郎是秀才,可以免田税呢,俺们想着,能不能把俺们的田地也挂在他名下……”
  另外几家纷纷开口,“对,俺们也是这么想的……”
  赵氏皱眉,这个却是不行的,五郎的确和她说了可以免田地的租税,但是这是有一定限额的,他名下只能免二十亩的,如今他们顾家都要十几亩的地呢。
  五郎当初特地和她说了,就是叮嘱她不要随意应下此事,都是亲戚,总不能应了这家却推了那家吧,没处理好反而得罪人。
  得知竟是只能挂二十亩后,几家亲家果然露出失望之色,但对这赵氏更是羡慕了,“大妹子,你这日子真是越发好过了……”
  赵氏心里有些得色,暗道这不都是她这老婆子经营出来的吗,若不是她目光长远,坚持要送五郎读书,哪里有如今的风光。
  等送走了几家亲戚,赵氏心情着实不错,悠哉悠哉地回屋里,却发现老头子竟已经醒了酒,而五郎也在此,像是特地等她回来?
  “孙儿有事想与阿爷、阿奶商量。”
  第24章
  等顾成礼进县学后,每月只能回来一两天,所以他必须得提前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好,这样他在外面也能安心些,不用担心大后方会乱。
  赵氏脸色严肃,五郎夜里过来,甚至还让醉酒的老头子醒酒,可见是很重要的大事,声音有些紧张,“五郎你说,有什么事咱们一起担着。”
  “阿奶多想了。”顾成礼轻轻笑了起来,语气放缓了几分,“孙儿这时过来,只是因此事要紧,且在家能待的时间不宽裕,但并非是惹了事……奶,你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说道。”他将一旁的凳子捞起,放在腿边,扶着赵氏坐下,而顾老爹喝了醒酒茶,还是有点迷糊,忍不住揉眼睛。
  顾成礼走过去,修长的手指落在顾老爹的太阳穴处,轻轻按揉起来,同时也将自己此次来意讲了出来,“孙儿此次来,为的是咱们家的生计……”
  顾家自从他考中秀才后,就陷入了狂欢状态,仿佛只要他考上秀才,便可以改变一整个家族的未来命运,而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秀才虽能免税,但也只是二十来亩,就算是癝生,每年能领取的那些钱粮也仅供一家四口的吃穿用度,这些对整个顾家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顾成礼要想继续走在科举这条路上,以后要花销的钱财只会更多,他先前能考中秀才,这三年里是受了不少李秀才的照拂,便是在钱财方面都省了不少,但是到了县学一切前景难料。
  他必须提前做好准备,顾家得有余钱,不仅仅是为了他读书,也是为了以防预料不到的突发情况,而钱财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生财之道不少,便是他随便拿出一些现代常见的水泥、玻璃配方,便能拥有泼天的富贵。
  但这种富贵能否有命享呢?顾家只是很底层的平民,除了种田、做点木活外,他们什么也不会,也不曾读过书,没有什么权贵相护,他若真将那些东西拿出,怕是会葬送了这一个家族二十来口的人命。
  所以他宁愿跟着这个家族一起过着苦巴巴的日子,也没有冒着风险将那些东西弄出来,至少不是如今弄出来,时机还未到。顾成礼心里有成算,作为一个理科生,他手里掌握的技术真的不少,但必须等他有保全全家人安危时,才会将这些东西拿来造福世人。
  在农耕文明的社会,人们的生活实属不易,如果可以,他愿意推动这个世界的文明向前发展,所以他才会在李玉溪的庄子上试验杂交水稻,如果能改良良种,将能养活更多的百姓。
  而杂交水稻想要问世,可远比水泥、玻璃难多了,纯靠人工来筛选出特殊的种子,然后再人工授粉,顾成礼觉得没个几年的时间都不大可能成功,所以他可以提前就准备起来。
  而且杂交水稻作为粮种,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反而要比前者安全性高出不少。
  顾成礼为顾家挑的生财之道也是属于此类。
  “阿奶,孙儿如今虽考中秀才功名,但咱家的日子仍旧一如从前,并未好上几分……”
  赵氏赶紧说道,“谁说的!你能考上秀才,咱家就比以前好很多了,这村里谁不敬着咱?”她轻拍着顾成礼的背脊,“若是有谁在你面前说胡话,你就告诉阿奶,看阿奶怎么收拾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