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善祥 第33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盏盏纸糊的河灯从胡善祥手里放进湖水,最多的是粉色荷花灯、偶有元宝、亭台楼阁、鲤鱼等等,做的精致小巧,让人舍不得往水里放。
  河灯随着晚风在湖水里飘荡,就像夜空的繁星,什刹海成了银河,小船成了一弯月亮,霎时间,胡善祥觉得自己在夜空中遨游,在无边无际的星河里荡漾。
  胡善祥心情大好,“星光”给一切都蒙上一层薄雾般的柔光,看什么都是美的,就连平日不苟言笑、眼神锐利的朱瞻基都平添了几分温和之色,胡善祥从未见过眼神柔和的似乎能够淌出蜜来的朱瞻基,一时看得怔住了。
  朱瞻基感觉到胡善祥盯着自己看,得意之余又有些庆幸:幸亏我半路截胡,否则今晚和她泛舟放灯的就是朱瞻壑了,我这个好弟弟天生油嘴滑舌,善于揣摩人心,哄皇爷爷开心,如果他把这手段用在胡善祥身上,施展“美男计 ”,挖我的墙角……幸好我识破了他的阴谋。
  胡善祥看着朱瞻基慢慢勾起了嘴角:哎哟,笑了,你果然是想自己玩!太孙真是虚伪。
  胡善祥挪开目光,继续放灯。
  晚风突然停了,河灯原地打转,清凉的湖面变得闷热,暑气升腾,过了一会,西北风起,转了风向,将湿热吹散,胡善祥刚刚点燃一盏河灯,就被吹灭了。
  夏天的暴雨说来就来,已经连续闷热了好几天,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派了龙王降雨。
  朱瞻基说道:“好像要下雨了,今晚就放到这里,我们速速上岸回宫。”
  也好,今夜玩的还算尽兴。胡善祥点点头,收起剩下的河灯。
  除了他们的小舟,其余船只也都往岸边码头靠拢,拥挤在两岸边观赏河灯的京城百姓也纷纷做鸟兽散,一片呼儿唤女之声,回家避雨。
  龙王摆尾,狂风扑向什刹海,一盏盏河灯吹灭的吹灭,翻身的翻身,沉入湖底,只剩下几只河灯顽强的亮着,就像几颗孤星。
  神龙再摆尾,连几颗“孤星”都陨落了。
  刚才还星汉灿烂若银河的什刹海一下子变黑了,胡善祥乘坐的扁舟也陷入黑暗,就像天狗吞月。
  人的眼睛蓦地陷入黑暗,会短暂的“失明”,什么都不看见,约十秒钟才能恢复在夜里视物。
  什刹海湖面的船太多了,且都往码头方向争渡,霎时拥挤不堪,且就在这十秒“失明”期间,人眼不能视物,胡善祥听见好几声的“碰碰”和人们的惊呼之声,应该是船只相撞。
  胡善祥捏紧拳头,立刻紧张起来,视线恢复,隐约看见湖畔码头一层层全是游船,排队下客。
  朱瞻基说道:“码头船多,我们就不去凑热闹了,不知何时才能轮到我们。我找个湖畔停船。”
  大船画舫吃水深,必须靠码头停船,他们的小船吃水浅,可以划到岸边。
  狂风吹得小船剧烈晃动,胡善祥双手抓着船舷,差点被晃下去,几道闪电划破夜空。
  朱瞻基毕竟不是经验丰富的艄公,在剧烈摇晃的船上根本站不稳,更无法撑船,他就弃了竹篙,坐在船上,改为用双桨划船。
  “待会下雨,多少能够挡点雨。”朱瞻基摘下斗笠,扣在胡善祥的脑袋上,又拿出一根布条,沿着斗笠的帽檐绑了一圈,布条子上撒着绿色的萤石粉,在夜里发着绿油油的光。
  胡善祥头顶着一圈绿光,很是醒目。
  这是皇太孙的特殊标记,在夜里识人用的,绿色荧光表示正主所在,在嘈杂拥挤的人群中,不用大呼小叫就能识人,在码头等候的幼军的们看到绿色荧光,就追随而去,迎接皇太孙。
  胡善祥戴着好大一顶绿帽,明知朱瞻基是一片好意,给她避雨用的,她还是觉得怪怪的,“萤石有好几种颜色,你为什么非要用绿色?”
  “你快把蓑衣披上——就在你身后的船舱里。”朱瞻基摇着双桨,解释道:“因为绿色代表储君。按照规矩,皇帝宫殿用黄/色琉璃瓦,储君所住的宫殿用绿瓦,不得僭越,所以储君所住的宫殿也叫做青宫,都是绿色。”
  宫殿戴个绿帽子还挺好看,人戴绿帽子那就……太孙的想法果然与我等凡夫俗子不一样……当然,胡善祥只敢在心里偷着乐,不敢说出来。
  闪电过后,接连几道炸雷,耳朵都震麻了,整个什刹海都跟着打哆嗦,黄豆大的雨点子从夜空中砸下来,敲得斗笠咚咚响。
  胡善祥戴着斗笠,披着长达膝盖的蓑衣,只湿了裤腿和鞋袜。朱瞻基瞬间被大雨浇透了,冒雨划船,终于找了一个地方靠岸。
  什刹海波浪滚滚,颠得胡善祥差点把晚饭都吐出来,朱瞻基先上岸,把木桩插/进泥土里,然后伸手把胡善祥扶下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