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远方来(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蒙卿回来了?”秦王收敛了表情,正经起来显得有些冷肃,“可惜错过了寡人的婚礼,这是王后。”
  蒙恬低着头,“参见王后。”
  “此时匆匆进宫,有何要事?”
  “臣想向王上举荐一位先生,这是他的著书,还请王上过目。”蒙恬双手拿着一本厚厚的书,上前递给秦王。
  纸书?我停下闷头吃饭,瞄了一眼,纸书的话,这本书应该刚写没多久。
  秦王接过书,倒没有第一时间打开看,“让蒙卿如此迫切举荐,寡人倒是有点好奇,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大才之人。”
  “四年前楚国的春申君与赵国的庞煖合五国联军攻秦,绕道蒲阪,一路顺利至蕞地,当时他正在辅佐春申君。”
  秦王眯了眯眼,“莫非迂回之策,是出自此人之手?”
  “正是如此。”
  秦王没再询问,低头翻开了手中的书。蒙恬安静地垂手等待,我安静地低头吃肉。
  一盏茶的时间过去,我都吃好了,秦王才合上书页,不过依旧将书本拿在手中,“此人如今身在何处?”
  “此人名为缭,大梁人,早年曾师从鬼谷。先后辅佐过信陵君,春申君,去年春申君之事后,便离开楚国来到了咸阳。臣偶然遇到他与弟子谈论,见其言谈不凡,便邀请至府中小住,只是没住几天,他便前来向臣请辞。臣万般挽留,他才愿意多留一日,故而只得仓促入宫面见王上。此人对兵道之事颇有见解,或许于王上有用。”
  秦王听了这一番话,思索了一下才道,“寡人去你府上见他。”
  蒙恬愣了一下,我也愣了一下,秦王对待人才并不高傲,大多时候是很谦和的,比如说对韩非的礼遇。但他也不像信陵君春申君一样,竭尽全力地展示礼贤下士形象。秦国信奉法家,等级严苛,君臣分明,明显也不是走这个风格的。更何况如今天下秦国一家独大,列国有才之士络绎不绝,咸阳人才济济,也没必要作这种秀。
  “王上亲去?这……”蒙恬似乎也觉得有点奇怪。
  “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随我走一趟吧。”秦王将书拢进袖中,拂袖道,“去告知李斯,让他同去。”
  “诺,臣立刻安排。”蒙恬行礼告退,转身时似乎看了我一眼。
  我微微皱眉,又是一个“故人”。
  “寡人很快回来,若是累了便先行休息无妨。”秦王不知何时走到我面前,搂住我的腰,低头在我唇上轻轻地吻了一下。
  虽然最亲密的行为也已经做过了,但我依旧对他的亲密举动不适应。倒不是不喜欢……只是我知道,他眼中看着的是另一个人的影子。
  “诺。”我微微侧过脸,轻声道。
  “怎么了?”他没有立刻动身离开,也没有松开搂着我的手,反倒是像看透了我的心事一般,开口问道。
  我盯着他衣襟上的暗纹,“我只是在想,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责礼,听这话倒像是个恃才狂傲之人。”
  “你对他很有兴趣?”秦王的语气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问。
  我不疑有他,“能让王上亲至的大才之士,确实令人好奇。”
  秦王沉默了一下,收紧了搂着我的胳膊,“以后不许见他。”
  ???我一头雾水,这是什么反应?
  这位让秦王在大婚休息期间亲自去见的人,果然十分受秦王看重,授以国尉之位。国尉这个职位很神奇,位高及三公,名义上掌全国军事,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实际上军事肯定是要握在秦王手中,更何况是像嬴政这种强势的君王。所以国尉实际权力并没有那么大,不过对于一个初至秦国的异国人来讲,已经是十分的高位了。
  大婚之后,秦王便照常忙碌起来,章台宫中的灯火总是彻夜通明,我入睡时他还在处理政事,我醒来时,他已经离开,只有床褥上躺过的痕迹,或者夜半梦醒时分,横在腰间的手臂,冬夜中温暖的体温,能让我感觉到他确实每天都回寝殿休息的。
  秦赵战事胶着,韩国割城献地,以求一夕安寝,秦王暂时未再进攻韩国,只是要求韩魏二国一同伐赵。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