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车队停下来吃夕食的时候,我下车前往前面那辆马车,左右女侍抬着一竹筐的书简跟在身后。反正只要我走到哪里,她们就跟到哪里,不错眼地盯着我的行踪,干脆利用一下这些苦力。
  韩非没有出来散步,坐了半天的马车,他竟然仍待在马车里。
  我来到马车前,“小女郑双,前来还书,并谢过先生借书之意。”
  坐在车辕上的侍从跳下来,客气道,“书简给我便是。”
  我示意女侍将竹筐交给他,整整一筐的竹简可不轻,他轻松地提了起来,仿佛提着一只空竹筐。
  我看了看紧闭的车帘,“书中有些问题,我想要向先生请教,不知先生有没有时间?”
  “郎君正在著书,娘子还是请……”
  “不过一日,娘子、就看完了?”马车中传出一个沉稳的声音。
  一个字也没看懂,但我当然不能这么说,我顾左右而言他,“有许多不解之处,故特来向先生请教。”
  马车里沉默了一会儿,侍从揭开车帘,“娘子请上车。”
  马车内很宽敞,但也很混乱,到处堆着竹简,韩非坐在唯一的桌案后面,执笔沉思,甚至没有抬头看我一眼。
  我没有打扰他,顾自找了个空地坐下,在这地方要找个能容我坐下的空地也很不容易。
  一时无言,韩非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忘了这边还有另一个人。我只好将目光投向他笔下的纸。
  【……且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仲尼,天下圣人也,修行明道以游海内,海内说其仁、美其义而为服役者七十人。盖贵仁者寡,能义者难也……】
  我略略撇了一眼,似乎能明白秦王政逼着韩王令他出使秦国的原因了。民者固服于势,寡能怀于义。人们一向屈服于权势,很少能有被仁义感化的。
  这种思想与如今的秦国何其合拍。
  等等,为什么我能看懂了?我发出吃惊的声音。
  韩非终于注意到我,见我盯着纸一脸惊诧,他捋了捋胡须道,“此乃秦国的、尚书纸,娘子、未曾见过?”
  他说话时有很明显的停顿,我想到韩云对他的描述,不善言辞。不过我面色如常,假装没有听出任何异样。
  纸自然是见过的,听说几年前秦国的尚书令做出了这种纸,轻盈便利,很快风靡了诸国。
  “先生用的……是哪里的文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