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探索新方向(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21天的要约期一晃而过,锐向一共接纳了45.1%独立股东的股份。
  除了李家城家族基金雷特蒙德和谢安、周永明所持有的股份以外,还接纳了散户手中合计7.72%股份。
  总持股加起来达到了95.2%,只有4.8%的股份还在一部分散户手上。
  这些散户不想接纳要约,主要是因为股价已经涨到了0.3港币以上,超过要约价0.15港币一倍以上。
  每当市场上传出要约收购、私有化的时候,就有不怕死的过来套利。
  他们赌的是数字王国私有化不会成功,或者说锐向这个大股东故意不让私有化成功。
  锐向的行为在他们看来,就是尽可能多地吸纳散户股份。
  接着可能将注入资产,要是锐向把自身那2000亿美金的资产注入进来,那他们就赚大发了。
  所以要约收购公告发布后,数字王国股价一路走高,还有人冲进来,以0.3、0.4港币入手了股份。
  现在锐向持股比例超过了90%,将启动强制性收购,小股东剩余股份都要按照0.15港币的价格卖给锐向,直至锐向持股比例达到100%,完成私有化退市程序。
  中间还经过了法院聆讯、股东特别大会两道程序。
  所幸,高价入手股份被套牢的散户不多,反对票没有超过10%。
  如果数字王国注册地不是香港,而是开曼群岛就惨了,后者还有一道程序,数人头。
  很多私有化就倒在了这一步,散户投票权不多,但是人多。
  退市还有一些流程要走,但基本上已成定局了。
  此时一些财经专家、荐股专家被散户拖出来鞭尸了,他们在锐向发布要约收购公告的第一时间,就发表了观点。
  包括“锐向将借壳上市”这种大开脑洞的观点也是他们提出来的。
  很多人都被打脸了,都认为锐向不是真的会私有化退市。
  毕竟一个港股壳从前几年的一两个亿,炒到了现在的五六个亿。
  虽然张益达财大气粗,不至于几个小目标说不要就不要了吧。
  支撑这种观点的还有一个依据,张益达旗下没有a股上市公司,无法进行注入。
  这几年市面最流行的,就是从港股退市,去a股套利。
  因为港股更成熟,估值低,大a股比较疯狂。
  360从美国退市后,借壳江南捷越就翻了好几倍。
  数字王国盘子小了,借壳a股上市不划算,排队等上市又太久。
  张益达不是没想过给数字王国注入资产,比如说很难上市的mcn公司。
  但这个壳有些不太干净,车老板当年就是豪门女婿,他还是得避讳一二。
  再有锐向将来也要在港股上市,还是不能做得太过了。
  纽交所、纳斯达克那边,益民系三家公司跌得叫一个惨,隔三差五就有集体诉讼。
  也是没捅出什么“财务造假”,不然他的恶名都要飞越太平洋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