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一点墨痕几多真情(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祝兰台:……
  最后,当然还是常伽蓝听了祝兰台的话,因为祝兰台说了一句“如果添的是红线的话,可能会心想事成”。所以,祝兰台想,常伽蓝大约是真的喜欢上了文小冰,那个由凤九仪描述的端庄温婉的姑娘,文墨唯一的妹妹,所以才会再听了她的话之后,毫不犹豫、满怀期待地将那一根红线画的仔仔细细。
  凤九仪没有再让祝兰台求凤崇帮忙,给常伽蓝和文小冰牵红线。虽然还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但是凤九仪坚定地认为,请媒婆说和,倒不如让常伽蓝和文小冰自己鸿雁传书,等到结了心盟,再让常伽蓝自己找人上门提亲。
  这这一点上,祝兰台和凤九仪出奇地意见一致。
  祝兰台以为等到常伽蓝和文小冰的好事要很久之后,谁知,桃花初放之时,常伽蓝就亲自跑到文家,替自己说亲。
  文小冰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性情中人,文墨对于文小冰也甚是疼爱,所以在文小冰含羞点头之后,这婚事便顺理成章地定了下来,婚期就定在桃花怒放的三月。
  祝兰台后来听说,当常伽蓝在文家将那幅观音像打开的时候,文小冰的眼泪刷地就流了下来。然后伸手掩住嘴巴以止住哭声的时候,文小冰白皙的手腕上,红线穿着的黑曜石,在常伽蓝和文小冰之间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文小冰说,那是缘分,是冥冥之中注定的缘分,那条手链常伽蓝并没有见过,她原本不常戴,那日只是随便翻出来往手上一套,谁知常伽蓝就在那天,带着那幅戴着同样手链的观音像来求亲。
  可是常伽蓝心里明白,那份命定的姻缘,不过是因为祝兰台告诉了他该怎么画。所以,常伽蓝找到祝兰台,真心地说了一句谢谢,既是感谢祝兰台对自己的帮助,也是将自己曾经对祝兰台的迷迷糊糊的爱恋画上句点。
  常伽蓝在元宵节那晚,跟初次见面的文小冰说了很多,他甚至说了自己对祝兰台的迷恋,当然,他并没有提出祝兰台的名字。是文小冰,那个聪明通透的姑娘,一语点醒梦中人:
  “既然确定不了自己的心意,那就去见她,见了她,仔细地体会那种感觉,你就可以分辨的出来,那是刻骨铭心的爱,还只是一时的迷恋。”
  最后,文小冰还真心地劝诫常伽蓝:“毕竟那人已经是有夫之妇,不管结果怎样,你还是要仔细思量清楚。”
  常伽蓝很是感动,他之前接触的异性除了母亲祝文怡,便是祝兰台,还没有碰到文小冰这样,不把他当做高高在上的至真大师,只是将他当做一个普通的诉苦者看待的姑娘,耐心地聆听,体贴地宽慰。
  常伽蓝听了文小冰的建议,每次见到祝兰台的时候,他开始学着用心感受,感受祝兰台在自己心里的那份重量。时间越久,那被嫉妒的迷障蒙住的双眼便越来越明亮:
  因为他阔别尘世六年之后,碰到的第一个接触长久的异性便是祝兰台,所以不自觉地,那最初懵懂的少年的心,便系在了祝兰台的身上。后来更因为当初舍己渡人的行为被凤崇突然的求亲打断而不满,又不适应翻译佛经时少了得力的助手,所以他才会越陷越深,越来越迷茫,越来越迷恋。
  (下一章就要写到矛盾大爆发里的情感大爆发啦~哇咔咔~某画自己都好兴奋的说~o(n_n)o~)(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 target=_blank></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