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没想到这些中书舍人们杀进了六部,竟然真的将六部搅的天翻地覆。
  账上再小的差错,都能被这些中书舍人发现,然后揪着不放追究。
  最惨的自然是吏部、户部和工部了。
  吏部的那些官员勘磨,可是足足堆满了好几个库房的,十几名中书舍人冲进了吏部,直接开始清查这些官员的档案。
  一开始吏部官吏都是抱着看笑话的想法,这些档案就连吏部都理不清楚,越王手下这些连进士都不是中书舍人,能看出什么问题?
  可是没想到这群中书舍人看了几天,就列出了长长的问题清单,从吏部侍郎开始,凡是经手的人一个个喊过去过堂问话。
  违反朝廷规定提拔的,考核有问题的不辞退的,勘磨前后不一致伪造档案的,这些问题都被中书舍人们翻出来,一条一条的写在纸上。
  吏部尚书战战兢兢,这其中大部分的问题都是他不知道的。
  对于吏部这样运转了很久的部门,自然有一群刀笔吏世代在这里工作,这些吏级别不高,但是掌握了大量的文书工作,就连吏部尚书都拿他们没办法。
  每一任吏部尚书新任,也都想要做出一点改变,杀鸡儆猴一番。
  可是看到吏部这些浩繁的档案,面对吏部这么多明里暗里的规则,历任吏部尚书也很难查出问题。
  可没想到越王的中书舍人们来查了几天,就查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让吏部那些积年老吏颤栗不已,不是老于政事的积年老吏,是绝对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的。
  就在吏部焦头烂额的时候,户部和工部的账本审出了更多的问题,据说大理寺少卿单涛已经带着大理寺的人,在户部和工部搜捕有问题的官吏了。
  这时候礼部和刑部的官员乐呵呵的看着同僚们遭殃,没想到越王麾下有这么多精通吏事和财计的人才,但是我们礼部和刑部都是专业的事情,恐怕越王也没办法清查吧?
  可是刑部官员还没开心多久,十几个中书舍人就手持越王谕令来到了刑部门口。
  第六百九十三章 有律,依律而决
  刑部官员打开大门,刑部尚书李晋带领刑部众官吏站在刑部大堂前,迎接了越王派来的中书舍人们。
  相比于户部和工部的慌张,这些刑部的官吏们淡定不少。
  户部和工部的账本繁多,而且都是财计上的事情,自然难免要出纰漏。
  而且财计这种工作虽然繁杂,但是只要懂得算术,总是能够找出问题的。
  听说陇右商业发达,懂得理财之术的人自然就多,户部和工部遭殃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咱们刑部不同啊!
  刑名之术可不是简单的学问,光是唐律和唐律疏议,这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接触的。
  而且刑部之中还有大量的判例,虽然大唐不以判例为法条,但是在讨论案件的时候,也会引用这些之前的案例。
  而律法这个东西,本身也是最接近国家意识形态的,其中的法理辨析的部分,更是大儒才能进入的领域。
  自春秋以来,律法一直都是国家最重要的根本大法之一,刑名之法虽然只是律法的一支,但也不是普通人能够研习,更不要说从刑部这些世代家传研习律法的积年老吏了。
  所以刑部是六部中最不慌张的,别的部能发现问题!咱们刑部是绝对不会出问题的!
  你越王麾下人才再多,还能有精通刑名之术的人才吗?
  就算用,这些州县里的刑名吏,还能够和我们刑部的辩论律法?
  所以刑部的心态大概是有恃无恐的,对于越王的审计,刑部官员将这几年的判决全部都从库房里搬出来,堆放在刑部大堂的两边天井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