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节(4 / 4)
沈毅和沈坚附和说:“就是,就是,就看军师的了。”
季文昭很傲然地说:“区区小事,我大笔一挥,一蹴而就。”
于是季文昭写了份饱含了热情和无奈的奏章,首先是坚决拥护朝廷的旨意,马上分调出了裁减下的将士,准备执行剿匪任务,并附上了详尽的名单。可是临行之际,却苦无粮草军备。常年旱灾,军粮已近枯竭,边关战马紧缺,马车陈旧,兵器老破。季文昭以镇北侯的名义泣血请求朝廷增派军需粮草,顺带又疾呼警惕北疆动静,北戎在边境搭建兵营,要长久对持,大战只是早晚……反正是写得特别真诚特别感人特别有说服力。
镇北侯阅后大为首肯,签署盖印,深感身边有个头脑灵光的文人真是非常方便。
既然表示对朝廷旨意的遵守,就要光明正大才对,季文昭自然选择了公开奏章内容的题本,到太子手中时,已经在收取、分检奏章的部门多多传阅了,自然很快就弄了个尽人皆知。
叶中书严敬等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呢?马上指示门生们广造舆论。 ↑返回顶部↑
季文昭很傲然地说:“区区小事,我大笔一挥,一蹴而就。”
于是季文昭写了份饱含了热情和无奈的奏章,首先是坚决拥护朝廷的旨意,马上分调出了裁减下的将士,准备执行剿匪任务,并附上了详尽的名单。可是临行之际,却苦无粮草军备。常年旱灾,军粮已近枯竭,边关战马紧缺,马车陈旧,兵器老破。季文昭以镇北侯的名义泣血请求朝廷增派军需粮草,顺带又疾呼警惕北疆动静,北戎在边境搭建兵营,要长久对持,大战只是早晚……反正是写得特别真诚特别感人特别有说服力。
镇北侯阅后大为首肯,签署盖印,深感身边有个头脑灵光的文人真是非常方便。
既然表示对朝廷旨意的遵守,就要光明正大才对,季文昭自然选择了公开奏章内容的题本,到太子手中时,已经在收取、分检奏章的部门多多传阅了,自然很快就弄了个尽人皆知。
叶中书严敬等人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呢?马上指示门生们广造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