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21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奈何这位谭教授,在国际上名声极大,学校不给的经费,挥挥手跟外国企业打个招呼也就来了。
  他想跳槽,燕大是拦不住的。
  说句不好听的,从康桥大学到燕京大学,哪怕是冲着燕大开的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倾斜,谭教授也是不折不扣的下嫁。
  因此,哪怕是谭子睿朝他吐口水,吴刚也只能唾面自干。
  这边,谭子睿的电话刚挂断,周助教的电话,就响了起来。
  周助教是吴刚拐了一百零八个弯的表弟,平时在生科院内,充当吴主任的眼线。
  此时,周助教语气充满慌乱:“大事不好了!乔御提前返校了!现在就在张开伟的办公室!”
  -
  乔御坐在了自己的工位上。
  他的办公桌三年没用,因此干净的一穷二白。
  虽然等到2020年,华国的大学就会全面取消大学教授们的事业编制,但是在2018年,编制依然十分好用。起码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没办法带薪学习三年之久的。
  张开伟和他促膝长谈:“王晨没应聘上燕大的岗位,去了燕京理工;王小明今年刚转了副教授;这些年我在带研究生,实验呢,还是那个样子……”
  乔御不喜欢喝毒鸡汤,他知道许多事都是很讲究天赋的。不管是画画、写作、还是打游戏,做学术。
  努力只能让你变成一个熟练工,但永远没办法成为行业内金字塔顶尖的那波人。
  像是张开伟,就是一个很标准的熟练工。
  让他跟着做实验没什么问题,但是自己主持一个课题,却十分头疼,远不如教书轻松自在。
  所以,对于张开伟咸鱼三年,只发了三篇sci四区论文这种事,乔御并不感觉惊讶。
  相反,他的语气充满鼓励:“挺好的,至少不是国内的学术期刊上打转了。”
  张开伟能离开自己独立行走,乔御还是挺欣慰的。
  毕竟他和张教授的研究方向本质上并非同一路,乔御是不可能以后都带着他做实验的。
  而张开伟自己也很满足现状,没什么锐意进取的决心。
  乔御当初愿意留在燕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燕大教授的招牌,单靠招研究生,已经能吸引一些人来自己实验室打工。
  这些人虽然未必有张教授经验丰富,但是挑一挑,总有科研人才。
  乔御去冷泉港留学三年后,完全能理解喻寒溪为什么要移民。
  在冷泉港学习的时候,乔御拿起本子去隔壁,就有一位诺奖大佬为他解惑;在国内,恐怕只能靠自己努力了。
  张开伟继续道:“对了,还有一件事。就是那个学校修的基因实验室吧……”
  他简单说了一下最近半年从国外康桥大学招来的谭教授,以及被分配出去的基因实验室,说着说着连续叹了好几口气。
  “要是你早半年回来就好了,现在这事可不好办啊。谭子睿实验都做了两个月了。”
  乔御的眼睛不禁微微眯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