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学习走上人生巅峰 第219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毕竟,他就是为了这个,才回的国。
  如今,他虽然没有挂上基因实验室主任的名头,但实际上,已经带领研究团队入驻顶楼。
  毕竟修好了一直放着不用,真的很浪费。
  *
  冷泉港,沃森生命科学院,dna与基因研究所。
  这是乔御在三年前,最终选择的研习方向。
  虽然沃森科学院的院长、年近90的j.d.沃森,在几年前因为种族歧视的言论,被布鲁斯开除了冷泉港实验室。
  但作为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先起步的地方,这里依然是生物学界当之无愧的圣地麦加。
  到冷泉港,却不到沃森生命科学院进修一番,真的很浪费。
  三年的时间里,冷泉港的外港召开过11次国际会议,4次风投,两次ipo并购交易,3次中小学生暑期夏令营……
  而乔御一次也没出去过。
  他的行走路线固定在了冷泉港图书馆、沃森生命科学院研讨室、各大实验室、宿舍、食堂,五个点上。
  为了防止实验泄密,在内港的科研员们只能登上内网:可以打一些固定的电话号码、查阅文献、联系同事、订购需要的仪器和耗材,或者观看下载好的影片。
  霍尔曼曾经在年会上吐槽:“我建议把这里改名为冷泉港监狱。我们都因为学术搞的太成功,被布鲁斯抓起来了。”
  而这样宛如苦行僧一样的生活,乔御一过就是三年。
  因为太久没剪过头发,乔御的头发已经长过了肩膀。
  和他一起来学习的学者里,有一位岛国人,笑着说乔御现在这模样很像“埃尔梅罗二世”。
  不过现在,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已经离开。
  乔御是冷泉港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签合同,却在学习期结束后,依然留在这里的学员。
  这是教授们对精心栽培的幼苗的优待。
  …………
  乔御在实验记录表上,写完最后一划。
  然后,就像是第一天到实验室一样。
  他郑重地关上了实验报告,并贴好了带着自己名字的封条,放进了保险柜内。
  马丁教授的声音在他背后响起:“实验做完了?”
  “嗯。”乔御取下手套,表情骤然轻松不少,“谢谢您,教授。我想,明天我就可以去剪头发了。”
  马丁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
  “你不考虑留在冷泉港吗?”他说,“你很适合这里。”
  不是所有人都能耐得住寂寞,乔御已经身体力行的证明了自己对学术的追求。
  这些年,乔御所有的研究,都发表于冷泉港出版社旗下的期刊上,大多集中在《基因组研究》和《基因与发育》两本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