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崇祯皇帝想了想,伸手对韩继思说道:“既然都察院做的事情,是负责吏治,那么都察院,也必须要接受监察。
  毕竟都察院的职责很重。
  朕不希望都察院,出现任何的问题。
  那么在都察院的内部,也要筹设起一个监察机构,专司监察都察院,今后该司的擢升和委派,就由朕来明确。
  卿家回去以后,也要想想该司的筹设,朕不喜欢亡羊补牢,既然做了,那就要尽善尽美的做好。”
  “臣遵旨。”
  韩继思强忍惊疑,再度作揖应道。
  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在崇祯皇帝的眼里,该时期下是非常合适的,只要吏治整顿能做好,等到初期维新变法的瓶颈迈过,那么等待大明的,就将会是康庄大道。
  时间对于崇祯皇帝而言,是非常宝贵的,他不想浪费任何的时间,与文官群体斗争,与背后的利益群体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倘若他敢有任何的松懈,那么先前取得的进展,就会迅速的垮台。
  第一百零八章 渡江
  “这天,是愈发的冷了。”
  崇祯皇帝眉头紧锁,坐在龙椅上,看向钱肃乐、黄道周他们,“援朝所需御寒之物,内务府承办的怎样?是否发派到东江平虏前指?
  刘兴祚他们,统领着我大明的健儿,为国朝争取着相应利益,与侵犯朝鲜的建虏展开交战,前线的任何所需,都不能有丝毫怠慢!”
  “启禀陛下。”
  钱肃乐走上前,作揖行礼道:“早在半月前,内务府就将各类御寒之物,分批转运到天津港。
  算算时日。
  东江平虏前指,已经接收这批御寒之物,并调派到各部麾下,不过前线的回函,内务府这边还没收到。”
  崇祯皇帝想了想,看向钱肃乐说道:“从内帑调拨一批银子,筹措一批烈酒,移送到朝鲜前线去。
  朝鲜这个地界,冷起来,甚至比辽东还要冷,奋战在前线战场的健儿,需要些烈酒来取暖和舒缓心神。”
  “臣遵旨。”
  钱肃乐当即应道。
  朝鲜的区域战争,未来会持续较长时间,对奋战在前线的大明健儿,崇祯皇帝的心里还是很看重的。
  毕竟这一区域战争,能否形成对大明有利的态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靠一批批健儿在前线浴血奋战支撑起来的。
  军火贸易是催化剂。
  前线战争是催化剂。
  崇祯皇帝要通过朝鲜的区域战争,有效的刺激到大明内部,形成特殊境遇下的领域产业发展。
  “陛下,受外朝一些舆情影响,近期内务府的压力,相对来讲缓和不少。”黄道周走上前,向崇祯皇帝作揖道。
  “不过臣觉得摊丁入亩一事,吏治监察一事,内务府这边,不应该涉足太多,毕竟内务府的……”
  “卿家想说的,可是协调内务府官员,到外朝有司任职一事?”崇祯皇帝双眼微眯,出言打断道。
  “此事不要再说了,现在外朝的一些决策,需要一批务实的官员承接,就当前的形势而言,不从内务府进行协调,朕从哪里聚拢英才,去帮大明社稷减除负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