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第46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桓来到阴间,见到了祖宗。令人惊讶的,他看到父亲安然坐在竹林下,誊写着一摞纸张。失望,难过,愤怒交织在心里,无以言表。列祖列宗居然没有惩罚他!!!
  在揍赵桓之前,赵煦问了一句:“你怎么死的?是自杀还是?”
  赵恒垂首良久,他可不想说自己是被金人逼着参加打马球,结果身体衰弱从马上掉下来,最终被乱马踩死。“是自杀。金人想以我为名进攻大宋,不肖子孙虽然苟延残喘,到底还有些骨气。”
  祖宗们纷纷收回了经过磨练的铁拳,以及非常有力的脚。
  “虽然晚了点,但还行。”
  “多少人阖家、举城殉国,你们也该如此。”
  “自杀这种事,宜早不宜迟。”站着说话不腰疼的皇帝们如是评论道。
  接下来要他解释解释,在位仅一年,连续二十六次拜宰执大臣。大臣们彼此勾心斗角,皇帝就应该不动如山,哪能轻易更迭。陈东发动数万人伏阙上书,杀内侍,殴击宰相李邦彦,丢不丢人!!
  “李纲干什么了你就说他惟辟作福,惟辟作威?”
  赵桓哭拜在地:“三十年苦寒岁月,无一日不悔恨哀痛。只是怕不能魂归故里,要长久的留在金国,故而不死。如果早知道魂魄能与列祖列宗相见,赵桓一定早早的自尽以谢天下。”
  一直都认为魂魄会停留在埋骨之处,根据说法不同,有些人认为魂魄只能住在骨殖上坟茔中,有些人认为魂魄只能在骨殖附近出没,但都没说鬼魂能扔下尸体自己回国。孤魂野鬼没有祭祀,没有阴宅,会有风霜雨雪的摧残和无尽的饥饿。
  哦,赵桓不自杀的唯一原因是怕死,他可没想那么多,自杀根本不在选择范围之内。
  赵佶誊抄了这一页书,放下笔来,怒道:“不肖子!当年朕让你严阵以待,你重用郭京那神棍!”
  赵光义缓步走过去,拿起来看了看,字依然是好字,一脚吧他从椅子上踹掉下去:“闭嘴!事到临头急于逊位,又逃到南方,说这些屁话!”
  赵佶开始争论,他本来想让儿子力挽狂澜,给他一个机会。
  赵桓一看父亲落地,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
  他很善于察言观色,无论是继位前,还是被抓走之后……开始痛哭流涕泣不成声的抓着太宗的衣摆诉苦,从父亲一直都想废太子,对自己疏于管教,不给自己好老师开始说起,又说道父亲指定的老师在朝政的错误,还有自己大哭不肯继位时被强行黄袍加身。
  “……哪有这样的父皇……呜呜呜呜……我虽无能,非我之过。赵桓执政反复无常,是我没学过。徽宗和群臣议论朝政时,赵桓一直在东宫战战兢兢,唯有顺从而已。”
  赵曙:“噗。”太熟悉了。自己也是这样。被强行拥立……这难道是陈桥兵变之后留下的风俗?
  赵祯怒瞪他,你笑什么笑,亲儿子也就这样。
  宋钦宗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众人又把赵佶打了一顿。
  拿太子当什么?耍呢?
  要废就赶紧废,立一个顺心的,然后使劲教啊!
  赵佶:_(:3」∠)_又怪我,什么都怪我。
  同年秋天,唐婉来到地府。唐婉改嫁赵士程已有十年,本来夫妻恩爱,一起出门玩,偏偏遇到陆游。赵士程也很大度,相信老婆爱自己,没有阻挡二人见面。陆游见了前妻,偏偏很感慨少年夫妻的失散,就在墙上写了一首《钗头凤》。
  陆游现在虽然仕途受阻,但诗词早已声名远扬,这词一落笔,立刻远扬开来。
  众口铄金,赵士程虽然心宽,唐婉却郁郁而终。
  于是有了千古伤心赵士程一词。
  三年后,身为宗室的赵士程被亲朋好友劝的受不了了,远赴边疆参战,偏安一隅不是办法,他身为宗室,又心存死志,就该有价值一些。
  将近采石之战前后,赵士程魂归地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