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3 / 4)
“话虽如此,可我才不要一辈子都留在西北吃沙子呢!”
慕氏嘴快,说完之后才知失言,连忙捂住了嘴巴,“对不起啊妙珠,我没有说你妹妹的意思……”
“不碍事的。”娴妃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同妙玥本就并非一母同胞,再加上她曾经试图勾引皇上……这姐妹情分虽有,但早也淡了。远嫁西北,是她的命,也是她自找的。”
“你看事情就是明白,”慕氏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露出一个兴冲冲的表情来,“你们家亭哥儿也像你,聪明伶俐,真是叫人喜欢。”
娴妃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里已经知道慕氏在想什么了,但却并没有急着说出来,只是抚着隆起的肚子,浅笑着说道:“云霏你过奖了,亭儿这孩子可是调皮得很,不知道像谁呢。”
“不必担心,等过些日子,他搬去庆宁宫,跟着夫子们开蒙,自然也就有人管教了。”慕氏说着,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二殿下的伴读,可是都有人选了?”
“按照惯例,一般都会从皇子生母的娘家挑选一个适龄的子弟作为皇子伴读。我想着,我大哥家的老二比亭儿大两岁,刚好可以进宫做亭儿的伴读。”
慕氏奇道:“那他不学医了吗?”
“有二弟在先,现在钟家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可比学医的热情高多了。”
第75章
慕氏羡慕地说道:“这样啊。那可真是不错,要是你们钟家的子弟都能像你弟弟那样有出息, 不出三代, 钟家便可以飞黄腾达了。”
钟氏的弟弟钟悦十四岁中进士, 在翰林院待满六年, 连晋两级之后,于两年前被调去了国子监,任从四品国子监司业。
在国子监任职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但国子监的历届监生,都要尊称钟悦为老师。所以这个差事,说起来还是很清贵的。
到如今,钟悦为官八年, 才不过二十二岁而已, 也难怪慕氏会感到羡慕了。
很多人在这个年纪, 就连举人都还没考出来。
“飞黄腾达说不上,只要能安安稳稳的,不受人欺负就好了。”钟氏说着,招呼慕氏吃襄乐宫的点心师傅刚做的新式点心。
慕氏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
她见钟氏说了半天, 都没有说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上, 不禁有几分意兴阑珊。
她是个藏不住心事的性子,见钟氏避而不谈,索性便直接问道:“那二殿下的另一个伴读,娘娘打算选谁呢?”
为了不给钟氏转移话题的机会,慕氏干脆直接说道:“你看我们家先儿如何?”
慕氏有此一问,娴妃并不感到奇怪。毕竟以她们的关系来说, 慕氏和卫国公的儿子,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娴妃早就在心里决定了,不能选慕氏之子作为敬亭的伴读。
之前娴妃是觉得人家也没直说,自己主动说什么不能选她儿子做伴读这样的话,未免显得有些太过自作多情了,就一直不曾开口提起这件事。
不过既然现在,慕氏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娴妃也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了:“云霏,不瞒你说,先儿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很喜欢他,敬亭和他玩儿得也很好……只是对于一个皇子伴读来说,先儿的身份实在太高了,敬亭他承受不起。”
其实除此之外,娴妃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打从当年慕氏嫁回京城起,娴妃就已经看出了慕氏的野心。
她欣赏慕氏这样有魄力、也有行动力的女子。但她有时候也会怕,怕慕氏有一天会不会像当年的全贵妃叶氏一样,被权力迷了心智,走上歧途。
或多或少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虽和慕氏交好,却并不想和慕家捆绑在一条船上。
听娴妃这么说,慕氏有些着急地说道:“怎么会呢?以往国公之子给皇子做伴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啊!皇上的伴读傅大人,不也是出身于荣国公府吗?”
娴妃摇摇头道:“先儿和傅大人不一样。说句不该说的话,傅大人的父亲是庶子,只是荣国公的异母弟弟。可先儿却是卫国公的嫡子,还是他唯一的儿子。你这个母亲就更不必说了,背后还有一整个慕家军……云霏,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是皇上,或是皇后的话,你会放心让先儿做敬亭的伴读吗?先儿的身份,可是比大殿下的那两个伴读都要高啊。” ↑返回顶部↑
慕氏嘴快,说完之后才知失言,连忙捂住了嘴巴,“对不起啊妙珠,我没有说你妹妹的意思……”
“不碍事的。”娴妃慢条斯理地说道:“我同妙玥本就并非一母同胞,再加上她曾经试图勾引皇上……这姐妹情分虽有,但早也淡了。远嫁西北,是她的命,也是她自找的。”
“你看事情就是明白,”慕氏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露出一个兴冲冲的表情来,“你们家亭哥儿也像你,聪明伶俐,真是叫人喜欢。”
娴妃闻弦歌而知雅意,心里已经知道慕氏在想什么了,但却并没有急着说出来,只是抚着隆起的肚子,浅笑着说道:“云霏你过奖了,亭儿这孩子可是调皮得很,不知道像谁呢。”
“不必担心,等过些日子,他搬去庆宁宫,跟着夫子们开蒙,自然也就有人管教了。”慕氏说着,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对了,二殿下的伴读,可是都有人选了?”
“按照惯例,一般都会从皇子生母的娘家挑选一个适龄的子弟作为皇子伴读。我想着,我大哥家的老二比亭儿大两岁,刚好可以进宫做亭儿的伴读。”
慕氏奇道:“那他不学医了吗?”
“有二弟在先,现在钟家的孩子们,读书的热情可比学医的热情高多了。”
第75章
慕氏羡慕地说道:“这样啊。那可真是不错,要是你们钟家的子弟都能像你弟弟那样有出息, 不出三代, 钟家便可以飞黄腾达了。”
钟氏的弟弟钟悦十四岁中进士, 在翰林院待满六年, 连晋两级之后,于两年前被调去了国子监,任从四品国子监司业。
在国子监任职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权力,但国子监的历届监生,都要尊称钟悦为老师。所以这个差事,说起来还是很清贵的。
到如今,钟悦为官八年, 才不过二十二岁而已, 也难怪慕氏会感到羡慕了。
很多人在这个年纪, 就连举人都还没考出来。
“飞黄腾达说不上,只要能安安稳稳的,不受人欺负就好了。”钟氏说着,招呼慕氏吃襄乐宫的点心师傅刚做的新式点心。
慕氏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
她见钟氏说了半天, 都没有说到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上, 不禁有几分意兴阑珊。
她是个藏不住心事的性子,见钟氏避而不谈,索性便直接问道:“那二殿下的另一个伴读,娘娘打算选谁呢?”
为了不给钟氏转移话题的机会,慕氏干脆直接说道:“你看我们家先儿如何?”
慕氏有此一问,娴妃并不感到奇怪。毕竟以她们的关系来说, 慕氏和卫国公的儿子,看起来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只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娴妃早就在心里决定了,不能选慕氏之子作为敬亭的伴读。
之前娴妃是觉得人家也没直说,自己主动说什么不能选她儿子做伴读这样的话,未免显得有些太过自作多情了,就一直不曾开口提起这件事。
不过既然现在,慕氏都说的这么明白了,娴妃也没有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了:“云霏,不瞒你说,先儿这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很喜欢他,敬亭和他玩儿得也很好……只是对于一个皇子伴读来说,先儿的身份实在太高了,敬亭他承受不起。”
其实除此之外,娴妃还有一个不能说出口的原因。
打从当年慕氏嫁回京城起,娴妃就已经看出了慕氏的野心。
她欣赏慕氏这样有魄力、也有行动力的女子。但她有时候也会怕,怕慕氏有一天会不会像当年的全贵妃叶氏一样,被权力迷了心智,走上歧途。
或多或少是因为这个原因,她虽和慕氏交好,却并不想和慕家捆绑在一条船上。
听娴妃这么说,慕氏有些着急地说道:“怎么会呢?以往国公之子给皇子做伴读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啊!皇上的伴读傅大人,不也是出身于荣国公府吗?”
娴妃摇摇头道:“先儿和傅大人不一样。说句不该说的话,傅大人的父亲是庶子,只是荣国公的异母弟弟。可先儿却是卫国公的嫡子,还是他唯一的儿子。你这个母亲就更不必说了,背后还有一整个慕家军……云霏,你仔细想想,如果你是皇上,或是皇后的话,你会放心让先儿做敬亭的伴读吗?先儿的身份,可是比大殿下的那两个伴读都要高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