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为有这个重担压着,裴清殊一直不敢懈怠。
  尽管已经暂时将匈奴人给打了回去,他还是下令加快对新兵的训练,并且准备从五军营里调派两到三万人马,让他们像西北驻军那样,常年在北疆守着大齐的北方边境。
  过去,大齐在北疆的驻军只有几千人。正因如此,匈奴人才敢不断地犯境。
  以前的皇帝不是没有想过加派人马,但是考虑了一番实际情况之后,就都选择了放弃。
  这主要是因为,在京师和北疆之间,有一道长城。
  有长城在,匈奴人就无法轻易入关。所以他们所能给大齐造成的威胁,一般来说只有长城以北的八座城池而已。
  而这八座城池,都是大齐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如果派驻军常年守在那里的话,所消耗的军费,加上来回运送粮饷的成本,要远远大于偶尔被匈奴人抢去的那些物资。
  所以从总体来看,派去几万驻军守在匈奴人的旁边,是不划算的。
  可这样一次次地忍受匈奴人的骚扰,对裴清殊来说实在是太煎熬了……
  上上次,上次,这一次……就算下一次,大齐都成功地击退了匈奴人,可下下次,再下次呢?
  只要失败了一次,让匈奴人成功侵入了中原,那么第一个遭殃的,就会是京城。
  当然,就算真的不幸走到了那一步,裴清殊还可以带着老婆孩子们赶紧南下,说不定还有一条生路。
  可是那样的话,未免太狼狈了。就算他能侥幸多活一时,也很难再把京城夺回来。
  可以说万一那种情况当真发生的话,就等同于大势已去了。
  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外族入侵、失去一切的感觉,实在是太可怕了。
  所以裴清殊才会想要增派北疆驻军,并且迁都至长安,或者洛阳。
  就在裴清殊为了这两件事而深思熟虑的时候,转眼间就到了公孙明和孟家六小姐成亲的日子。
  当初因为孟六小姐年纪太小的缘故,两人定亲之后,并没有立即成婚,而是将婚期定在了两年之后。
  裴清殊当时还觉得,要等两年未免也太久了。
  可是没想到,一眨眼的功夫,这两年就过去了。
  公孙明是在裴清殊刚刚登基不久的时候定的亲,也就是说,裴清殊登基已经有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了。
  这两年间,裴清殊是做了不少的事情不假。但他总觉得还不够,还是不够……
  对于裴清殊来说,公孙明是他最亲近的好兄弟之一,所以公孙明的婚礼,他是一定要亲自去的。
  只是在那种喜气洋洋的环境之下,裴清殊却还是颇有些心不在焉的。
  因为他所看到的世界,和其他人不同。
  在他眼中,此时这些人越是幸福,越是快乐,将来的痛苦就可能越大。
  说来奇怪,在裴清殊当上皇帝之前,甚至在他刚刚继位之初,面临那么大一个烂摊子的时候,裴清殊都还是觉得自己很有希望,能够扭转整个国家的命运的。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当匈奴人发动起一次攻击之后,当时间进入雍定二年之后,裴清殊开始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怀疑自己……
  他想凭着一人之力,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甚至说是历史的走向,这种想法是不是太狂妄了一些呢?
  他原本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已,就算侥幸登上了皇位,真的有这个能力和运气,能够扭转乾坤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