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之韵的帘内影、苍苔履迹、倚栏待月、斜抱云和、歌余舞倦时、嫣然巧笑、临去秋波一转。
  这个她无需教她。
  腹有诗书气自华。
  郑无澜相信李雁回日后会比她更出色。
  三之技……
  “雁回,弹琴、吟诗、围棋、写画、蹴鞠、临池摹帖、刺绣、织锦、吹箫、抹牌、秋千、深谙音律、双陆……你喜欢哪个?!为师父可教你其中的两样。”
  郑无澜沉吟了片刻,斟酌着说。
  李雁回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这个她还是愿意学的。
  可是,这么多……只能挑两样学……她该学哪两样呢?!
  李雁回咬着丰润玲珑的下唇,陷入了苦恼。
  抹牌不学!
  没兴趣!
  吟诗不学!
  她没那底蕴。
  蹴鞠不学!
  古代的蹴鞠就是花式足球,摆个姿势漂亮而已,再说李雁回不喜欢一身臭汗的样子。
  刺绣,她已经有底子了……
  而且,她也没有兴趣往刺绣大师的路子上走。
  这一点上,她还是很佩服她家小姑的。
  大师的路可是很枯燥艰辛漫长的,非心性坚韧之人不能达。
  李雁回想了又想,最后终于决定:“师父我想学围棋和吹箫!”
  学围棋自然是因为小小的棋盘,变化万千、其乐无穷,很对李雁回的口味。学箫则是因为,李雁回有一个小小的私心。等她以后再想家的时候,就可以用箫来吹一些她熟悉的曲子,以慰乡愁。
  李雁回越想越兴奋,小脸像是会发光一样。
  郑无澜对于李雁回的选择也颇为满意。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虽说她很奇怪为什么李雁回为什么没有选择高雅的古琴,而是选择了幽静典雅适合独奏的箫。
  箫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寄托宁静悠远的遐思。
  有的时候,郑无澜觉得李雁回一点儿也不像是个普通的农家十三岁的小女孩。
  她的心里似乎也装着一个不能说的故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