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大虞朝面对的情况就要好得多,北地沦陷时间不长,南北之间却有差距,但不明显,不至于北方无一人入取的情况。
  不过江南学子的文化水平确实要胜过北方,即便罗幼度在入取各科官员的时候,有心维护北方学子的尊严,最终结果还是南方中举的占据多数。
  面对此情景,朝堂上也有人提议分开考试,当然不是南北榜,而是契丹榜、高丽榜甚至于倭国榜。
  契丹、高丽、倭国文化程度远比不上汉人,一起考试太过吃亏,不如给予优待,更好的让他们体会到君恩。
  罗幼度担心过于优待,反而令得对方心生优越感,特别对待,反而无法更好的融入,一直未能决定。
  今日之事,让他彻底坚定了自己维护公平的念头,文化差异是一时的,真要形成了地域区别对待,那可就是一辈子的事情。
  罗幼度看着手上的资料,心中欢喜。
  “陛下……潘相公求见,有枢密院紧急情报。”
  罗幼度还想跟萧绰聊上几句,突然得到此消息,挥手对方退下,将潘美请入殿中。
  “陛下!国华传来消息,东川郡铜矿发生暴乱,高家、杨家同时出兵平定了暴乱,他们一并上书向陛下请罪,说自己管理不当,无颜继续管理,愿意让出东川郡,将之还赠陛下。”
  罗幼度双目瞳孔微缩,幽幽道:“当朕是三岁小孩糊弄不成?欧阳回呢?他有什么消息?”
  潘美从怀中取过一封密信道:“这是欧阳刺史一并送来的。”
  罗幼度打开了密信,信上内容与他想象的一般无二,笑道:“算算时间也是时候了,大理是时候回来了。”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战事起
  欧阳回的密信中写的正是大理权臣高、杨两家对于东川郡铜矿的剥削压榨,最终导致了东川郡的矿民受不住压迫,揭竿起义。
  一桩桩一件件恶行,可谓罄竹难书。
  罗幼度见之都忍不住摇头而叹,这些人可以说是因他而死的。
  东川郡铜矿是当世发现的最大铜矿群,号称天南铜都,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铜矿产地之一。从秦汉时期一直到后世,一直都处于开发开采之中。
  在这个以铜钱为主要货币的年代,铜矿代表着财富。
  当初与大理议和的时候,罗幼度就针对东川郡铜矿为来日进攻大理埋下了伏笔。
  他强势的讨要了东川郡,但将开采权交给了大理的两大权臣高氏、杨氏。
  罗幼度占五成,高氏、杨氏出人出力,占其中两成半。
  罗幼度从他的五成中,抽取出一成分给所有矿工。
  问题就出在那一成的分红之上。
  东川郡的铜矿之大之多,放眼整个华夏只是仅次于还未发现的江西德兴铜矿。
  如此大的规模,一成已经是不可估量的数额了。
  在此之前,东川郡的铜矿是高家一人独享,作为大理军阀权臣,挖矿的人大多都是大理罪犯奴隶。哪里需要支付工钱,饭都不给吃饱的,死活无论。
  罗幼度大手一挥,直接、给了一成利。
  那段时间原本让人闻风丧胆的凶煞之地,成了万千人向往的发财之所,不少人挤破了脑袋都想成为一名光荣的矿工。
  慑于对罗幼度的威势,高氏、杨氏一开始并不敢有任何小动作,每月月初,两人老老实实地将罗幼度的五成利分为两份,一份送到成都官邸,一份分发给东川郡的旷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