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种田养夫 第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自幼习武,听力要比平常人稍强些,所以沈楠说的话,他听得一字不差。
  事业,底气,地位,这些词,决计不该是从一个女子嘴里说出来的。
  就连京城的那些世家贵女,从小习琴棋书画,也免不了嫁人的,她竟然还想着一个人过。
  若不是衡国法律不允许,她是不是也想像男人一样三夫四侍,美男在侧?
  但说实话,对于沈楠的这种想法,顾三郎只是觉得震惊,并未觉得出格,毕竟在战乱中,他见过太多丈夫殒命后妻子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艰辛,他有时候也会想,如果她们能更独立一点,是不是在这战乱中,活得也能更容易一些。
  但他也知道,这难之又难。衡国法律,女子向来需要遵守三从四德,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很难有这种想法,
  直到,他听见了沈楠的那番话。
  他忽然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生长环境,才能让她萌生出这种“大逆不道”的想法。
  翌日清晨,沈楠一觉睡到了日上三竿,揉了揉眼睛,才发现睡在里侧的顾小荞早已没了影。
  屋子里的火盆燃烧着,她坐起身,裹着被子发了会儿呆,才磨磨唧唧地起床。
  “早啊,三嫂!”顾小荞端着水盆进来,见她起了,笑着打招呼。
  “早。”
  顾小荞如此活力四射,倒是沈楠没想到的,而且看她那熠熠生辉的双眼,明显是将她昨晚的话给听进去了。
  “大嫂起了吗?”沈楠问。
  “没呢,如今家里没啥活,娘说让我们不用起得太早。不过大哥和三哥倒是醒了,这会儿正往回来背藤条呢。”
  靠山屯地处偏远,又被大山包围,三个村子的人几乎就是靠山吃山,日常侍弄着那几亩地,闲暇时间用藤条,竹篾啥的编些筐啊,簸箕啥的,等到了赶集的日子卖了,多多少少也能贴补家用。
  顾三郎他们如今背的藤条是去年砍的,沤在水里一个冬天,剥皮后是又白又有韧劲,编成筐后又好看又结实。
  马上就到春集了,得趁着那个时节多编些,买个好价钱。
  沈楠原以为靠山屯的人穷是因为懒,可这几日下来她才发现,这就是时代和地理造就的。
  起床洗了脸,沈楠和顾小荞一起去弄饭,米缸里是顾云郎昨日新买的米,陈米,还只有半缸。但据顾小荞说,这已经算是好的了,顾三郎没回来之前,她们过的日子,都是有上顿没下顿的。
  顾小荞负责烧火,沈楠则淘米下锅。
  “嫂子,你这米放的太多了!”顾小荞见沈楠下了半碗米,轻声提醒道。
  这米,她们可是要吃到赶集哪天的,照沈楠这个吃法,怕是三天就没了。
  “不多,我省得分寸。”沈楠这几日日日清汤寡水,喝得她脸都快绿了,如今自己做饭,虽不能吃干的,但也不想太委屈了自己。
  盖上锅盖,沈楠在围裙上擦了下手,准备去蒸馒头。
  馒头都是现蒸的,用老面做发酵,但因为买不起碱,蒸出来的馒头总是带着一股酸味,其他人倒是吃习惯了,可沈楠每次咬一嘴都想流哈喇子。
  趁着顾小荞不注意,沈楠把空间里提前买的碱抓了一小撮洒进温水里,开始和面。
  她上初中的时候跟着奶奶学过蒸发面馒头,所以这对她来说并不难。
  今日是沈楠第一次做饭,顾小荞原本还不放心,可当她看见沈楠那熟练的手法后,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
  “嫂子,我想好了。”顾小荞没头没脑的冒出这么一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