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现代化建设 第21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莫少珩说道,“这是水生作物,名叫水稻。”
  “你们要记清楚怎么种的,因为……”
  “我们北凉能不能真正脱贫致富吃饱饭,靠的就是它了。”
  一群学生:“……”
  哪怕以前培育优良种子,老师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不由得观察着铺在水田泥面上的种子。
  “颗粒好大,一颗都相当于好几颗粟了。”
  这些稻子,是用带有一点温度的水浸泡过半天才下的种,看上去的确颗粒饱满得厉害。
  “就是不知道产量如何,还有口感如何。”
  “要让百姓吃饱,得能做主食才行。”
  莫少珩听着一群学生嘀嘀咕咕的讨论着,这可是一群贵族的少年呢,若是以前,怕是连五谷都未必分得清。
  将种子洒在泥面,这只是第一步而已。
  莫少珩又拿来削的长条小树棍,弯曲成“弓形”,插在洒好种子的泥面上。
  这样插了一排,就像搭起来的弓形房架。
  然后用麻布做的布,盖在了弓形的木棍架子上。
  这是标准的农村育秧苗的方式。
  遮光,保温,保持湿度。
  其实哪怕不用布遮挡,也能生根发芽,但时间需要很长,而且发芽也不够充分,不能完全吸收胚芽中的养分。
  当然,这样的育苗方式,也有弊端,需要时刻注意,因为当种子抽芽长出叶片后,如果温度过高,或者因为太过密闭氧气不足,会使叶片发黄而死。
  莫少珩示范了一遍,就让庄子上的农户,完全按照他刚才做的,弄剩下的部分了。
  一群学生看得有劲,手上的笔记做得哗哗的。
  等傍晚的时候,农田里,就是一个个被水沟隔开的麻布棚子,整整齐齐的。
  在莫少珩看来十分熟悉的一幕,但在其他人看来就显得怪异了。
  “有些像……小房子。”
  “给种子盖的小房子。”
  莫少珩:“……”
  其实说得也没错,温室里,才能茁壮成长呢。
  今天只是弄了一部分,明天还要继续。
  莫少珩也担心出问题,所以每天都得来。还有就是,除了育种的农田,其他的农田,也开垦好陆陆续续交到莫少珩手上了。
  于是,莫少珩让人去牧场多赶了些牛来耕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